《神农本草经》谓:“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咽喉肿痛,头眩胸胀,肠鸣,下气止汗。”《名医别录》曰:“主消心腹胸膈痰热满结,咳嗽上气,心下急痛坚痞,时气呕逆;消痈肿,堕胎,疗痿黄、悦泽面目。
中医
中药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主产于四川、湖北、河南、安徽、贵州。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外皮和须根,晒干。本品气微,味辛辣、麻舌而刺喉。以皮净,色白,质坚实,粉性足者为佳。捣碎生用,或用生石灰、甘草制成法半夏,用生姜、白矾制成姜半夏,用白矾制成清半夏。
本品性味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
注意;本品性温燥,阴虚燥咳、血证、热痰、燥痰应慎用。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生品内服宜慎。
半夏作为药品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据《本草纲目》引《礼记·月令》“五月半夏生,盖当夏之半也。”故名半夏。本品的异名有羊眼半夏,和姑,蝎子草,麻芋果,三步跳,地茨菇,地巴豆,狗芋头。
不良反应
生半夏对口腔、喉头、消化道黏膜有强烈的刺激性,可异致失音、呕吐、水泻等副反应,严重的喉头水肿可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生半夏超量服用或长期服用可异致慢性中毒,引起肾脏代偿性增大。半夏对胚胎有毒性,有可能致畸,并有一定致突变效应。半夏制剂长期口服或肌注,少数病例会出现肝功能异常和血尿。
不良反应
毒性:生半夏液毒性最大,漂、姜浸及煎蒸制毒性次之,矾浸及煎剂毒性最小。内服中毒量为30~90g[实用有毒中药临床手册.第3版.北京:学苑出版社,1995:230]。半夏药材具有一定毒性,与药典、文献记载及临床应用相符。半夏醇提组分毒性大于水提组分及全组分,后两者基本安全、低毒[中国药物警戒,2010,7(11):646]。生附子和生半夏对小鼠具有毒性作用,两者组合灌饲后其毒性作用明显增加[中医药信息,2011,28(2):104]。
中毒机制及症状:本品使用剂量过大、生品内服或误服可引起中毒。生半夏中毒多在服药30分钟~2小时内出现。中毒症状为出现口内苦涩、流涎、不能发音、头痛、眩晕、恶心、呕吐并有水样腹泻、心悸、乏力,严重者呼吸困难、或呈潮式呼吸,继而呼吸微弱、意识不清、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牙关紧闭、血压下降、全身发生痉挛,最后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中草药中毒与急救.重庆:重庆市医学科技情报站,1976:94]。有报道误食生半夏0.1~2.4g可引起中毒。生半夏对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新医药学杂志,1977,(7):38]。其刺激物质不溶或难溶于水,不易为加热所破坏[中华医学杂志,1958,44(7):653]。有因服生半夏多量而永久失声者[上海中医药杂志,1957,(6):39]。外用生半夏可致过敏性坏死性皮炎[四川中医,1986,4(2):56]。
半夏与陈皮
半夏与陈皮均为辛温之品,皆能燥湿化痰,常相须为用,治湿痰、寒痰咳嗽气逆,痰多清稀,胸脘痞满。然半夏属化痰药,温燥之性尤强,燥湿化痰之力更著,又能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消肿止痛,用治气逆呕吐,心下痞,结胸,梅核气,痈疽肿毒,瘿瘤痰核等;陈皮属理气药,辛行苦泄,长于理气和中,擅治脾胃气滞,脘腹胀痛,食少便溏等。
《本草崇原》
半夏。气味辛平,有毒。主治伤寒寒热,心下坚,胸胀咳逆,头眩,咽喉肿痛,肠鸣,下气,止汗。
(半夏青齐江浙在处有之。二月生苗,一茎高八九寸,茎端三叶,三三相偶,略似竹叶,其根圆白,五月八月采根晒干,不厌陈久。)
《月令》∶五月半夏生,盖当夏之半也。《脉解篇》云∶阳明者,午也。五月盛阳之阴也,半夏生当夏半,白色味辛,禀阳明燥金之气化。主治伤寒寒热者,辛以散之也。阳明胃络上通于心,胃络不通于心,则心下坚。胸者,肺之部,阳明金气上合于肺。金气不和于肺,则胸胀咳逆。半夏色白属金,主宣达阳明之气,故皆治之。金能制风,故治头眩,以及咽喉肿痛。燥能胜湿,故治肠鸣之下气而止汗也。
现代药理
中药半夏主要含挥发油:茴香脑,柠檬醛,1-辛烯,β-榄香烯等。还含有机酸等。
中药半夏各种炮制品均有明显的止咳作用,与可待因相似但作用较弱,且有一定的祛痰作用。可抑制呕吐中枢而发挥镇吐作用,能显著抑制胃液分泌,水煎醇沉液对多原因所致的胃溃疡有显著的预防和治疗作用。能升高肝脏内酪氨酸转氨酶的活性,还有促进胆汁分泌作用。稀醇、水浸液或其多糖组分、生物碱具有较广泛的抗肿瘤作用。水浸剂对实验性室性心律失常和室性期前收缩有明显的对抗作用;煎剂可降低眼内压。此外,还有镇静催眠、降血脂作用。
相关文章:
钛晶板是什么材质01-23
巴西小乌龟吃什么食物01-23
坑距350买什么马桶01-23
纽斯葆是什么牌子01-23
鼠标中间的键什么作用01-23
空调几级变频什么意思01-23
用什么抹布擦玻璃好01-23
客厅摆什么大绿植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