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清明假期,太原文博场馆迎来客流高峰,央视新闻频道、中国新闻网等央媒给予关注报道。
清明假期,众多游客走进沉淀历史、凝结记忆的博物馆,人们在这里观展览、看演出,参与互动文化活动、感受文化魅力。4月6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以《博物馆里做青团 体验清明传统民俗》为题,报道山西太原博物馆清明假期迎来参观客流高峰。为了让青少年更好地了解民俗,博物馆面向孩子们开展了历史科普讲座,组织了青团等不同主题的清明手作活动,让大家亲身体验传统民俗的魅力。
4月7日,中新网以《太原文博场馆太原清明文博活动吸引超七成省外游客》为题,报道清明小长假期间,太原市对外开放的18处直属文博场馆共接待游客25.31万人次,同比增长9.09%;实现门票收入320万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27.31%,省外游客占比超七成,展现出太原的文化吸引力。
报道称,清明期间,太原市文博机构呈现“开馆即热”态势。数据显示,太原文博场馆总接待量达34.26万人次,晋祠博物馆以6.37万人次接待量领跑全市,门票收入达259.63万元;双塔博物馆、晋商博物院分别以35.7%、27.04%的营收增幅展现强劲发展势头。值得注意的是,省外游客占比达74.7%,客源辐射全国31个省区市,河北、陕西、内蒙古等地游客占比居前。晋祠公园单日最高接待量突破4万人次,北齐壁画博物馆、晋阳古城考古博物馆等专题场馆接待量同比增幅均超20%,折射出“博物馆热”持续升温态势。 (李晓并)
相关文章:
央媒报道清明假期太原持续“博物馆热”04-07
宜宾航天小学:清明祭先烈,薪火永传承04-07
开平市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04-07
南阳影像丨踏青赏花 民俗韵动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