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商务部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广东、天津、福建自贸试验区十周年专题发布会”情况。
发布会由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主持,商务部自贸区港司司长孟华婷,广东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双德会,天津自贸试验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滨海新区副区长梁益铭,福建省商务厅副厅长刘德培出席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孟华婷指出,商务部将加强对自贸试验区的分类指导,扩大对广东、天津、福建等自贸试验区的改革任务授权,赋予其新的改革试点任务。支持有条件的自贸试验区,围绕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海洋经济等重点产业,开展全产业链集成创新。加强对中西部和延边等地区自贸试验区的政策赋能,支持其更好发挥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广东自贸试验区十年奋进
助力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会上,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提问,广东毗邻港澳,承担着助力港澳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责任使命。广东自贸试验区在促进与港澳要素流动、规则衔接与规制对接等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对此,广东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双德会称,广东自贸试验区深入推进与港澳规则机制的衔接,实现了货物、服务、资金、人员等要素的自由便利流动,全力推进建设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
双德会介绍,十年来,广东自贸试验区累计设立港澳资企业2.9万家,实际使用港澳资金539亿美元,均占全省20%以上,成为了全国港澳投资的首选地。

一是对港澳服务业更加开放。广东自贸试验区扩大对港澳金融、法律、会计、工程、旅游、检测认证等服务业的开放,率先开展粤港澳律师事务所合伙联营试点,累计设立粤港澳合伙人联营律师事务所20家,设立首家港资公募基金公司、港资“双牌照”银行,设立港澳资旅行社11家。
同时,广东自贸试验区试点港澳工程建设管理模式,167家港澳企业成功备案并参与工程建设;允许设立港澳独资的医疗机构,放宽港澳检测机构的准入限制。广东自贸试验区还推出了国际医院评审的认证标准,首家香港医院通过了认证。
二是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率先突破。双德会表示,广东自贸试验区率先开展粤港澳的跨境支付、跨境理财通、跨境车险和医疗保险、跨境住房按揭等业务试点;率先开展港澳人才职称评价的试点,出台了首部建筑和交通工程专业港澳人才的职称评价管理办法,对港澳专业人士的职业资格予以认可,包括香港的护士、教师、律师等26类港澳专业人士。广东自贸试验区还探索试用香港法律审结民商事案件,在CEPA的框架下,率先实现了“港资港法港仲裁”、“澳资澳法澳仲裁”。
三是打造了港澳人才的集聚高地。双德会介绍,广东自贸试验区联合港澳大力招才引智,实施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港人港税”“澳人澳税”等政策,大力支持港澳青年的创新创业,出台了促进港澳青年在大湾区的创新创业办法。广东自贸试验区先后建设南沙粤港澳国际青年创新工场、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等港澳青年的创新创业基地,累计引入港澳台及国际青年创业团队2446家。
四是粤港澳优质生活圈加速形成。广东自贸试验区创新实施“澳车北上”“港车北上”,进出境的港澳车辆累计超450万辆次;同时深入实施“港澳药械通”政策,指定医院共进口使用港澳药械品种97个,累计惠及患者近万人次。
双德会表示,接下来,广东自贸试验区将充分发挥毗邻港澳的优势,全面深化与港澳的经贸交流合作,推动与港澳在贸易、投资、金融服务、人员流动、数据流动、规则衔接、专业资格认可等领域深化合作,全面提升粤港澳的市场一体化水平。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
十年推出882项制度创新成果
发布会上,双德会还提到,广东自贸试验区三个片区均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其中,前海蛇口片区重点建设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的示范窗口和世界服务贸易重要基地。
自2010年设立以来,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持续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一项项见真章、有实效的改革举措,奋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
据悉,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内海关备案企业数量突破1.1万家,外贸进出口总值由2015年的712亿元升至2024年的5379.8亿元,年均增长超25%,实现累计使用外资381.57亿美元。

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是一项项创新业务带来的发展活力。十年来,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已累计推出882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全国复制推广104项。2022-2024年,连续三年蝉联中国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第一。
金融领域方面,“金融支持前海30条”加快落地,率先实现“境外不落地购汇”“前海港企贷”等14项全国“首创”“首批”金融市场高水平开放和跨境人民币业务实践成果,为全国金融改革创新提供了前海经验。
深视新闻综合自央视新闻、深圳前海等
编辑 / 王海苹
审校 / 靳阳懿
相关文章:
粤港澳两地牌将取消?官方回应:谣言04-19
人民日报记录了一家武汉小企业的故事04-17
输美商品面临最高达245%关税 商务部:无意义的数字游戏,不予理会04-16
美商务部称从墨西哥进口的番茄将面临20.91%关税04-15
写在苏炳添“跑不动”之后:谁来接力中国短跑“破十时代”?04-14
国务院批复同意:大连,试点!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