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肃南:让绿色成为城市文明新底色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6 09:27:00    

近年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发展底色,将生态文明建设与文明城市创建深度融合,通过系统治理、科技赋能、文化浸润、全民共建,探索出了一条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协同发展的创新路径,守住了祁连山的“生态家底”,更让绿色生态成为驱动城市文明升级的核心动能。

锚定生态基底,构建绿色发展立体网。加力推进“生态立县”,打造全要素、多层次的生态保护体系。生态修复工程全域覆盖,实施祁连山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项目,完成退化草原治理32万亩、矿山生态恢复1.5万亩,建成生态廊道120公里,县域内雪豹种群数量较2018年增长40%,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获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点赞。污染防治攻坚提标升级,建设全域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推广清洁能源供暖,全年优良天数为333天,空气质量综合指数2.14,全省排名第三。生态价值转化成效显著,建立草原碳汇监测评估体系,完成首笔草原碳汇交易210万元;打造“肃南生态银行”,整合分散林地、草地资源6.8万亩,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生态资源增值收益。

狠抓污染治理,打造精细治理新模式。聚焦环境质量改善,紧盯目标任务,突出抓重点、强弱项,精准施策,细化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任务,落实落细监管责任,实行清单化台账化管理,扎实推进蓝天保卫战各项任务落地。强化扬尘污染防治,常态化推进禁止“四烧”工作落实。开展柴油车尾气路检路查专项行动,严格管控超标排放柴油车辆。紧盯推进水质改善目标,常态化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加大对涉水排污企业单位的检查力度,加强排污许可证后监管力度,持续加强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和日常监督检查,全县11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境内河流地表水水质均达到Ⅱ类以上标准要求,水质达标率100%,水环境治理成效显著。持续强化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以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农膜回收利用、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为重点,不断改善土壤环境质量。

厚植生态理念,激活文明创建内生力。打造“祁连山生态课堂”研学品牌,以“祁连山下‘趣’时光——我到肃南牧牛羊”为主题,以“全域皆课堂、万物皆教材”为核心理念,打破传统单一的研学模式,构建起“主题化、场景化、体验化”的研学体系,年接待研学团队1.5万人次。建立“生态积分”兑换机制,居民可用垃圾分类积分兑换生活用品,形成“文明行为—生态红利”良性循环。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生态文明共同体,推进“三级林长+民间河长”联动,设立县乡村三级林长246名,选聘牧民“民间河长”85人,定期联合开展巡护,制止破坏生态行为发生,形成“专业监管+群众监督”双重防线。建立“红绿马甲”志愿服务矩阵,组建“祁连山守护者”红色党员先锋队和“草原绿精灵”青少年志愿团,开展“每月5日生态日”活动,累计清理河道垃圾120吨,种植固沙植物16万株。(佘郎燕 供稿)

相关文章:

肃南:让绿色成为城市文明新底色05-26

央媒看岳阳丨岳阳答好焕新问卷05-19

民乐县苏油口水管所:两级河长齐发力 共治长治护安澜05-19

首款鸿蒙电脑正式亮相05-08

第五届中国(厦门)国际跨境电商展6月启幕05-07

“五一”我在岗 | 松长高速建设者全力抢工期05-02

引领绿色成长 生态环保小记者丨系列研学活动第六站:探秘甘肃生态魔法世界与污水净化工厂05-01

亚太森博获评全国首批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场馆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