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管窥天下丨从极限施压到战术周旋,美伊核谈博弈前景几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4 07:42:00    

钮松

阅读提示

近期,美伊核问题博弈持续升级,特朗普以强硬威胁施压伊朗与美国就核问题达成协议,伊朗则与美国展开战术周旋。双方在核问题实质、谈判前提等方面分歧显著,互信脆弱。尽管历史上对抗尖锐,美伊两国仍将谈判作为备选项,对话而非对抗才是解决问题的长远之道。

当前美国与伊朗之间围绕核谈议题动作频频,既有传统信件的你呈我递,又有隔空喊话的此起彼伏。这种热闹场景背后,是美伊矛盾日趋白热化的暗流涌动。

核谈分歧多

美国总统特朗普第一任期开启不久,便单方面退出国际社会艰难促成的伊核问题全面协议并重启对伊制裁。特朗普开启第二任期后,愈发加快否定拜登政府的诸多举措,其对伊政策依旧遵循上一任期的基本思路,不同之处是表现得更加咄咄逼人。

3月30日,特朗普甚至声言,“如果伊朗不与美国就其核问题达成协议,美国将对伊朗进行轰炸”,并称还将像“四年前一样”对其相关产品“征收二级关税”。特朗普在伊核问题上呈现出的是“胡萝卜加大棒”的美式招牌套路,而伊朗则仍是见招拆招,维持坚定态度的同时话不说死,与美积极展开战术周旋。

在特朗普秉持“美国优先”执念及新一轮巴以冲突以来中东局势巨变的背景下,虽然美国在伊核谈判问题上愈发缺乏耐心,但美伊仍将维持复杂博弈的基本态势。

特朗普政府期望一劳永逸解决伊核及相关问题,认为伊朗的核活动是朝着核武器开发的方向前行。故而特朗普在3月7日的节目访谈中透露,他在给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信中要求对方就放弃开发核武器与美国展开谈判。

特朗普第一任期退出伊核协议的基本逻辑便是认为该协议存在漏洞,这尤其体现在远程导弹方面,其核心关切是伊朗的核开发可能迈向武器化和实战化。特朗普此次致伊朗的信件,将美国一直以来的这种忧虑加以明晰化。

伊朗则期望仍旧保持与美国之间顺畅沟通渠道,愿意就伊核协议的完善与美协商,保障自身民用核能开发的权利。但伊朗决不能接受美国以极限施压和武力后盾为基本手段的胁迫核谈。伊朗也不承认自身存在着开发核武器的问题,从最高领袖到其他高官,在不同场合曾多次阐明伊朗不谋求拥有核武器的基本立场。

由此可见,美伊之间围绕伊核问题的实质、谈判前提、具体内容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分歧。

更为关键的是,伊朗对于美国能否遵约守约保持高度怀疑,特朗普退出伊核协议且又想强加给伊朗贯穿特朗普思维的新版伊核协议,这本身就令美伊之间脆弱的互信雪上加霜。

威胁难起效

从特朗普3月7日主动向国际社会传递其给伊朗致信一事,到3月30日美媒称特朗普威胁伊朗就核问题与美国达成协议,否则将会对伊朗进行轰炸,特朗普在短短三周多时间内的举措,淋漓尽致地展现其急迫心态的不断升级。

即便如此,面对美国的攻势,处于守势的伊朗方面则是按兵不动,一方面对特朗普的来信冷处理,宣称在3月26日已通过阿曼对该信进行了回复,另一方面则强调其不惧美国军事威胁且与美国的间接谈判可以继续,力求“以柔克刚”。

不论从美伊关系的历史还是现实来看,特朗普此番对伊威胁很难起到明显效果。自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以来,美伊关系便急转直下直至1980年正式断交。此后美伊长期处在对立、对抗的最前沿。

美国长期以来选择除了出兵促成政权更迭以外的全方位手段对伊朗“以压促变”,但效果不彰。特朗普第一任期期间,美国更是加大了对伊朗的极限施压和超强遏制,伊朗因美国制裁而遭遇了严峻的经济压力。拜登政府期间,美伊关系有所缓和,但未能有根本性的改善。伊朗在长期的对美斗争中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抵抗型经济”生存模式,美国挥舞的制裁大棒往往力不从心。

谈判是共识

就当前美伊复杂的博弈演进来看,保持某种程度的人员接触以及将谈判作为备选项,是两国关系中的基本共识。

美伊虽然自1980年以来没有外交关系,但美国无法忽视伊朗在中东的地位,伊朗在中东诸多热点问题中发挥了主导或关键作用;伊朗亦无法忽视美国在中东事务中的强势地位,美国依托于其超级大国的综合实力和在中东的盟友网络,对于中东局势的介入产生了广泛且多元的影响。

尽管特朗普第一任期曾制造了苏莱曼尼事件,第二任期又祭出了轰炸伊朗的大旗,但这仍然在美国极限施压和超强遏制的框架内运转,其路径仍然是通过就核问题进行谈判的方式来处理美伊关系。

因此,美伊之间仍然存在着谈判的可能性。由于双方之间显著的分歧,美伊间的谈判既可能是正式的间接谈判,也可能是更为非正式的对话,实际上特朗普此次与伊朗之间的写信与回信便是最新例证。

只要美伊朝着核谈的方向寻找共识,就有助于避免中东局势陷入更深层次的动荡与失控,也有助于维护海湾地区的相对稳定局面,对于国际冲突的解决也会有一定的示范意义,毕竟对话而非对抗才是解决问题的长远之道。

(作者为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研究员)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相关文章:

乌外长:乌克兰代表团即将访美 就矿产协议进行磋商04-04

海关总署暂停6家美国企业产品输华资质04-04

海关总署:暂停美国2家禽肉企业产品输华04-04

马克龙呼吁企业暂停对美投资04-04

昨夜,大崩盘!04-04

人民日报国际论坛文章:保护主义是短视的经济政策04-04

管窥天下丨从极限施压到战术周旋,美伊核谈博弈前景几何?04-04

加拿大回敬特朗普 对美国产汽车加征25%关税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