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挑大梁 江苏行| 南京:挑起6G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大梁,全力打造6G之城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07:51:00    

4月10日,2025全球6G技术与产业生态大会在南京开幕。全球顶尖专家学者和企业齐聚,共话6G技术发展趋势,合力推动6G技术标准共识形成。

今年是“6G标准制定元年”。3月以来,南京已举办三场大会聚焦新一代信息通信产业发展。作为国内最早布局未来网络的城市,南京明确“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6G产业高地”的目标,坚决挑起国内6G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的大梁。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可 闫春旭

【重磅发布】

全力打造6G之城和6G产业发展新型示范区

6G技术不仅意味着“网速更快”,它将实现计算、感知、通信的深度融合,引发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系统性变革。2018年我国开始前瞻性研究和布局6G技术研发,目前6G研发工作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而南京依托紫金山实验室取得10余项世界领先成果,不断实现“技术率先突破,产业率先落地”,在国内6G技术发展领域始终走在前列。

大会现场

2025全球6G技术与产业生态大会开幕式上,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周红波在致辞中表示,在6G代际跃迁的下半程和突破期,南京将以打头阵的高度自觉,一体推进全行业协同共创、全链条普及应用,全力打造6G之城和6G产业发展新型示范区。

周红波说,南京将致力于技术策源,打造前沿高地,构建自主可控的核心器件支撑体系,建设协同奠定国家、国际统一标准,推动全球6G共识加快形成;南京将致力成果应用,培育创新沃土,推动优秀成果集聚南京,成果转化辐射全国,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智能网联汽车等垂直行业加快6G技术应用;南京将致力于生态构建,构筑“热带雨林”,让各类人才技术和资本竞相发展,同时加强与国际组织合作,促进创新资源开放共享,进一步扩大全球6G技术交流。

2018年江苏省、南京市共同建设紫金山实验室,打造6G技术重大创新策源地;2023年南京市、江宁区共同组建紫金山集团,为成果转化修筑资本“蓄水池”;2024,江宁未来科技城更名为“南京紫金山科技城”,成果转化构建落地场景和“孵化器”……南京已初步探索出一条完整的6G成果转化路径。

本次大会还重点推介了依托全国高校信息通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建设“6G之城”的有关举措。

据悉,6G之城定位打造全球信息通信创新策源地、世界一流人才集聚新高地、全国产业科技创新先发地、体制机制集成改革样板区,将重点涵盖光电融合、网络安全、商业航天、先进通信、新型超材料、未来网络、人工智能、具身智能等产业。

南京6G产业布局 肖甜/制图

【权威对话】

探索6G与AI融合,实现毫秒微秒级“实时智能”

作为6G技术创新的“排头兵”,紫金山实验室下一步将如何着力?大会期间,记者采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紫金山实验室主任尤肖虎。

记者:紫金山实验室将重点聚焦6G技术支撑未来社会需求的哪些方面?

尤肖虎:6G在未来整个社会智能化转型中是一个基础性的使能技术,可以赋能千行百业。紫金山实验室围绕6G的六大应用场景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我们把5G的传输能力提高了10倍到100倍,在实验室通过实验手段逐步展现出来。我们建立了通信感知融合实验室以及外场试验环境,能够实现高精度的感知和通信的融合。另外我们借助低空经济实现了空中网络和地面网络的融合。我们还发布了10余项业界领先的研究成果,正在推动这些成果逐渐和企业进行结合。

记者:在6G技术创新中,如何与AI跨学科协同?

尤肖虎:我们的未来的6G和AI大模型的融合应该达到毫秒级、甚至微秒级的实时智能。大家用大模型提一个问题,可能要好几秒钟才得到答案。紫金山实验室做了一系列探索,如何把知识图谱与大数据结合在一起。我们的技术要精准,提高运算速度,可以提高实时性。

记者:紫金山实验室将如何推动南京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

尤肖虎:为了顺利推进6G产业,国家在南京成立了高校成果转移转化信息通信分中心,希望把高校的研究成果通过公共平台转移形成真正的生产力。目前紫金山实验室作为最主要的支撑单位之一,正在致力于信息通信分中心的建设,一方面要提供平台支撑,我们正在致力于把平台更加丰富、更加完善、更加易用,让高校能够低成本地把相应的关键技术在我们的实验环境里面进行测试验证。

记者:本次大会将向全球通信行业释放怎样的信号?

尤肖虎:移动通信系统是一个全球系统,如果不同国家采用不同的制式,本身就造成了非常大的浪费。如果全世界真正达成统一标准,可以降低用户成本和生产制造商的制造成本。希望全世界能够共同携起手来,共同定义6G,共同发展6G,共同使用6G,然后相互协作,形成完美的生态。

【专家观点】

南京条件得天独厚,建设“6G产业高地”优势明显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认为,很多城市具有发展通信产业的良好基础,但很难与南京目前具备的优势相比。

邬贺铨介绍,南京的东南大学有国内第一个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技术频段研发、关键射频器件的研制上走在国内乃至国际的前列。同时,南京打造了国内独一无二的“无线谷”,聚集了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紫金山实验室等国内顶尖科研机构。“车联网、辅助驾驶领域将是6G技术应用率先应用的领域,在南京就有智能驾驶应用的试验区,所以南京在6G技术的应用场景上也有较好的基础。”他认为,南京有人才、有产业基础、有应用场景,相信南京能建设成为“6G产业高地”。

“南京是一座科技含量非常高的城市,特别是在移动通信领域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理事长闻库认为,南京有国内顶尖的研发载体、科研团队,很多研发成果都有可能纳入未来6G技术的标准。同时,多家行业龙头企业都在南京设有基地。“我相信南京能发挥这一显著优势,为移动通信行业发展做出更好贡献。”

【阅读延伸】

未来6G如何赋能生活?大会这些信息值得关注

本次大会同步推出“6G前言成果展”,现场展出了顶尖科研机构、行业龙头企业最新的6G技术应用成果。在中国移动的展区,一只“机器狗”在根据语音指令表演着跳舞、抬手等各类动作。工作人员介绍,随着6G极大提升通讯效能,AI智能体的“CPU”可以设置在通讯基站。这样一来,“机器人”“机器狗”只需安装信号收发设备,显著降低其成本,更多“寻常百姓家”,服务各类生活需求。

在中国联通的展区,一台A4纸大小的“路由器”引发参会人员的关注。这是一台加强版的“卫星天线”,可以满足户外探险、野外搜救等应用场景的通讯需求,走得再偏僻也不用担心没有信号。工作人员介绍,随着6G技术不断发展,卫星通讯也将更为广泛地应用,未来这台“卫星天线”还会变得更小更轻便。

大会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6G时代的移动通讯将比现有的通信技术更便宜、更可靠、更安全,特别是随着6G技术与AI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我们的手机将变成“智能终端”,用户生成内容的能力会更强。必然会带动新的信息消费潮流,手机也会迎来又一次更新换代。他介绍,按照目前的规划,2030年6G将投入商用。

(从1G到6G的通信技术进化之路 王晓芳/文案 赵岑/制图)

校对 陶善工

相关文章:

中国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 我国已有超45万家智能机器人产业企业04-13

技术创新促进美学变革(艺坛走笔)04-13

新县:茶香四溢引客来 茶旅融合促振兴04-11

国内首例VR法语教学落地 杭州未来科技城孵化“VR独角兽”04-11

​“鹅经济”孵化致富新希望04-11

共谋文旅盛事,共享美好“安顺”:第十九届贵州旅游产业……04-11

“中国工人大思政课”——国防邮电产业职工课件目录发布04-11

挑大梁 江苏行| 南京:挑起6G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大梁,全力打造6G之城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