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闽江入海口,满载化肥的铁路专列与万吨巨轮完成“钢铁之吻”,奏响海铁联运助力春耕的序曲。2025年开春,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福州铁路物流中心以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在“海丝”核心区打造春耕运输新范式,推动八闽大地春耕高质量发展。

全球经济复苏艰难,福建凭借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优势,把海铁联运作为破局关键。福州港江阴港区创新“丝路海运+中欧班列”模式,化肥集装箱直装直卸,通关时效压缩30%,物流成本降低22%。宁德至三明的“山海协作专列”贯通闽东北协作区,让宁德港进口钾肥48小时内直达闽西北粮仓,构建起“买全球、卖全国”的农资供应链。湄洲湾畔,铁路部门和八方港口共建“智慧联运大脑”,借助5G + 北斗技术,船舶进港信息提前72小时接入铁路调度系统,莆田东站智能匹配空车资源,海铁换装时间缩至1.8小时,闽南金三角与长江经济带的化肥运输时效提升65%,为春耕抢出“黄金72小时”。
福建积极推进数字赋能,让运输更智慧高效。厦门前场铁路物流园是全国首个“5G全连接智慧货场”,无人驾驶集卡忙碌穿梭,AI算法优化装卸方案,数字孪生系统模拟运输计划,化肥单日吞吐量突破3万吨,装卸效率是传统模式的4倍。泉州肖厝港利用区块链技术打造“农资溯源链”,给每袋化肥配上“数字身份证”,质量投诉率降至0.05%。同时,福建坚持绿色发展,铁路货场实现光伏全覆盖,武夷山至平潭的“电气化走廊”承担全省78%的化肥运量,年减碳12万吨。漳州古雷港区采用氢能源集卡和潮汐能充电桩,打造“零碳运输闭环”,重塑东南沿海物流生态。
在两岸融合惠农方面,福建创新推出“铁路+台胞”服务模式。平潭对台物流园里,两岸农资企业通过“台陆通”APP对接需求,金门农户上午下单,下午化肥就能搭乘“海峡快线”抵达台中港。福州自贸片区首创“运单融资”模式,依托铁路电子运单为台资农企提供信用贷款,资金周转效率提升40%。依托“数字福建”建设的智慧农资平台,接入全省1.2万个农民合作社数据。南平武夷山的“铁路快递超市”实现农资“当日达”,龙岩长汀的95306平台与水土流失治理大数据中心对接,精准调配生物有机肥专列,助力乡村振兴。
从三都澳到武夷山,钢铁动脉与海上丝路相互呼应。福建以海铁联运为笔,智慧绿色为墨,在服务国家战略和乡村振兴的交汇点上书写新时代“山海经”。列车驶过福厦高铁跨海大桥,见证的不仅是物流革新,更是福建从海洋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的征程。
(来源:中国网 作者:郑海晨)
相关文章:
4月13日京包客专部分列车有序恢复开行04-13
明晚“开饭”!撒贝宁王鸥打卡福州!04-12
中老铁路进出口货物超1200万吨04-12
华人“钢铁大王”在菲被绑架撕票,家属已付近2700万元赎金,知情人透露→04-11
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累计运输货物突破400万标箱04-10
喜讯!内江市妇幼保健院成功晋升“三甲”!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