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威马汽车“起死回生”!神秘金主10亿接盘,百万产能目标能否兑现?| 大鱼财经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6 13:55:00    

威马汽车在破产重整后迎来重生。9月5日,投资方翔飞正式入主,承诺10亿资金重启生产线,制定2030年百万产能、1200亿营收的目标。

但面对260亿债务和数万老车主的“孤儿车”困境,这场复活计划是凤凰涅槃,还是资本游戏?

10亿资金入场,威马重启“造富神话”

9月5日,威马汽车迎来转折点。深圳翔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发布《致供应商白皮书》,宣告“新威马汽车”重生,详解复工复产计划。此举目的是重塑供应商信心,为这家新能源企业注入复苏动力。

根据4月3日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批准的重整计划,翔飞接管威马四家核心公司,推动威马EX5和E5两款车型在温州生产基地恢复量产,首批车辆预计本月内下线。

针对供应商关切的历史债务问题,白皮书给出了明确解决方案。根据法院批准的重整计划,债务清偿方案已具备法律效力:15万元(含)以下的小额普通债权将获得全额现金清偿;超过15万元的部分,通过“15万现金+信托受益权份额”的方式清偿。

同时,白皮书提到,存放于供应商处的模具、库存等资产,所有权归威马四公司,呼吁供应商妥善保管,支持复产工作进行。

作为新掌舵者,翔飞制定了2025-2030年发展规划。2025年至2026年为启动阶段,2025年确保年产销1万台,力争2万台,实现营收10-20亿元,并启动泰国KD工厂,布局海外市场;2026年目标产量提升至10万台。2027年至2028年为发展阶段,年销量目标跃升至25-40万台,推出高阶辅助驾驶车型,并启动IPO筹备工作。2029年至2030年为跨越阶段,挑战百万年产量,冲击1200亿营收,构建智慧出行生态圈。

为支撑这一目标,翔飞初期预计投资10亿元用于设备升级、供应链恢复和产品开发。在产品层面,新威马计划未来5年推出超过10款新车,覆盖纯电与增程路线,涵盖从A00级到C级的各类车型,形成完整产品矩阵。

好车沦为“孤儿”,智能功能全面失效

在新威马官宣重启的消息下,车主的评论勾勒出威马品牌留下的复杂印记:产品质量普遍获赞,服务体系近乎瘫痪。这种对比,既展现了威马汽车的产品实力,也暴露了其在服务运营方面的短板。

2018年和2019年的首批车主,不约而同地肯定了威马汽车的品质。“我2020款威马EX5-Z,用了5年了,质量很好,没什么问题,”一位四川车主表示。另一位北京的首批盲订车主也称:“一直在开,现在也没有什么问题。”

类似的“质量好”“很耐用”“电池没衰减”等评价占据了评论区的大多数,有车主甚至行驶了数十万公里,除正常保养外未出过大问题。这份来自市场的长期验证,是新威马最宝贵的无形资产,证明了其在产品研发和制造工艺方面的功底。

赞誉的背后是同样强烈的“集体呼救”。“先把老用户的APP用起来,才能有动力。”这句高赞评论代表了所有车主最迫切、最核心的诉求。由于服务器关停,大量车主的车机无法联网、手机APP“威马智行”瘫痪,导致远程控制、无钥匙进入、在线音乐等核心智能化功能失效。

一位W6车主无奈地表示:“2022年买的w6,2023年就没有售后了,现在我的车机还是内网,啥时候能帮忙恢复一下?这种智能功能的全面失效,让原本具有科技感的威马汽车变成了‘功能机’,影响了用户体验。

除了网络问题,配件难寻、售后无门、终身质保等承诺悬空,也成为车主们共同的痛点。”许多评论直指核心:“老客户售后问题怎么没提?”“啥时候发布《致老车主白皮书》?”车主认为,赢得老用户的信任,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是新威马能否“起死回生”的关键所在。

“白衣骑士”身份成谜:翔飞背后疑现宝能系身影,260亿债务谁来填?

尽管复产计划雄心勃勃,但外界对于新威马能否真正“复活”的疑虑,很大程度上集中在投资人深圳翔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的身上。看似将力挽狂澜的“白衣骑士”,自身背景却充满了谜团与矛盾,令人对其真实实力和操盘能力产生质疑。

天眼查显示,翔飞成立于2023年9月,其主营业务为汽车新车零售,而非重资产的整车制造。值得注意的是,其2024年的企业年报显示,公司参保人数为0。一家在去年尚无员工缴纳社保的企业,如今却要操盘一个负债百亿、涉及数千就业岗位的工业体系,这种反差让外界对其操盘能力和真实意图打上了问号。从业务性质看,汽车新车零售与整车制造在资金需求、技术门槛、管理复杂度等方面存在差别,这种业务转型本身就充满挑战。

更大挑战来自悬殊的资金缺口。根据重整计划披露的数据,截至2024年初,威马汽车确认的债权总额高达260亿元,而账面资产仅约40亿元,已严重资不抵债。这意味着威马汽车面临着超过200亿元的资金窟窿。相比之下,翔飞方面目前在白皮书中承诺投入的10亿元首期资金,对于填补这百亿级的缺口而言,无异于杯水车薪。

这笔资金或许能启动生产线,维持基本运转,但距离支撑起一个年产十万乃至百万辆的规划,相去甚远。

翔飞的底气究竟何在?深入穿透其复杂的股权结构,宝能集团浮出水面。尽管从表面看,翔飞的股东为深圳卓凯、深圳凤宇等企业管理公司,但其法定代表人黄晶与“宝能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黄晶任职或控制的多家公司,如深圳欣硕、哈尔滨悠宝佳等,均与昆山宝能汽车这类“宝能系”企业有关联。黄晶本人也面临法律风险。今年6月,因名下公司未履行劳动争议的法院判决,他已被法院下达“限制消费令”。通过层层股权关联分析,翔飞最终指向了宝能的汽车产业版图。

宝能集团在汽车产业方面有着长期布局,曾投资观致汽车等项目,具备一定的行业经验和资源整合能力。但近年来,宝能集团自身同样面临着债务压力和经营挑战,其在房地产、汽车等多个领域的投资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困难。

在这种背景下,来拯救另一个泥足深陷的造车企业,这场“自救”式的重整究竟能走多远,仍是未知之数。宝能集团是否愿意且有能力为威马汽车持续”输血”,将直接决定新威马的生死存亡。毕竟,汽车制造是一个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行业,仅凭10亿元的初期投资,远不足以支撑一个完整汽车企业的长期运营和发展。

新威马的未来,不仅取决于温州工厂的复产进度和老车主问题的解决,也取决于其背后真正的资金方后续是否愿意且有能力持续提供资金支持。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技术迭代加速的当下,新威马需要面对的不仅是历史债务负担,还有来自特斯拉、比亚迪、蔚来、小米等强劲对手的市场压力。在解决老车主历史遗留问题和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双重压力下,新威马的复兴之路,注定不会平坦。

记者:杜林 编辑:柏凌君 校对:汤琪

相关文章:

威马汽车“起死回生”!神秘金主10亿接盘,百万产能目标能否兑现?| 大鱼财经09-06

跨境电商新旧模式交替 百亿营收与净利腰斩并存09-06

世界百强创新集群排名公布,深圳-香港-广州集群跃居榜首!09-02

开在公园里,深圳首个“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艺术空间”启用08-31

上半年国铁集团实现营业总收入5860亿元08-30

华为上半年营收4270亿元,研发投入高达近970亿元08-30

中国民企500强“出炉” 山西鹏飞集团有限公司名列第88位08-29

“自然里的深圳”科普阅读推广系列活动启幕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