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惠民社区党支部以“党建红线”串起治理“千条线”,将服务阵地前移至楼栋单元、街头巷尾,把清理杂物、调解邻里纠纷等“微小事”做成“暖心事”。从精准捕捉独居老人助餐需求,到推进暖气管网改造,党支部以“绣花功”破解治理难题,让“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承诺化作365天不打烊的贴心服务,持续擦亮基层治理民生底色。

架起民情连心桥 服务贴心“零距离”
“刘爷爷,我带了新换的抹布,今天咱把窗台死角都擦出来。”“王奶奶,昨天您念叨的那出老戏,我找了视频存在手机里,您点这个图标就能看,我陪您先看一段试试?”……这些暖心场景,在惠民社区时常上演。社区建立党员干部、网格员“双岗联动”包联机制,聚焦老年群体多元需求,采取固定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居家清洁,协助采购日常用药,组织党员干部和志愿者陪老人唠家常、忆往事,丰富精神生活,并为独居老人配备“一键呼叫器”,切实将网格化管理延伸至特殊群体身边,让需求清单转化为“幸福账单”。联合辖区卫生院组建“爱心联盟”开展义诊,大党委成员单位在“主题党日”活动中化身安全检查员、政策讲解员;成立“银龄关爱志愿服务队”,半年上门服务180余次,用贴心服务驱散孤独。今年以来,社区完成6户适老化改造,28场专项走访收集的21条建议全部落地,9件民生实事温暖民心,一本本“民情日记”,架起党组织与群众间最暖心的连心桥。

擦亮安全“千里眼”筑牢社区防护网
“这楼道总算清爽了!堆了2个月的旧家具挡着路,搬东西都费劲,真的谢谢社区帮忙清理。”惠民社区居民陈大叔看着畅通的楼道,连连点赞。社区构建“常态排查—包案整改—多元协作”的安全防护闭环机制。党员干部、网格员定期深入楼栋,对消防栓接口锈蚀程度、应急灯亮灯时长及闪烁频率、住户阳台窗外花盆固定情况与摆放位置是否合规、垃圾桶旁易燃物堆放距离及种类等细节问题进行拉网式排查。针对排查问题,创新实行“党员干部包案制”,明确个人责任区域和整改时限,确保隐患有人管、整改有实效。为提升居民安全意识,社区联合消防救援站开展“安全微课堂”,用居民身边的隐患案例制作宣传彩页300余份。截至目前,共举办电气安全、燃气使用等专题讲座3场,排查整改各类安全隐患18处,其中15处实现“当日发现、当日清零”,让居民出门放心、在家安心。


画好“议事同心圆” 化解矛盾“心贴心”
“多亏赵书记三番五次来调解,现在我们两家不仅不吵了,谁家做了好吃的还总想着给对方端一碗呢!”惠民社区住户刘大姐笑着说。社区将矛盾调解现场变为“民情议事厅”,构建“网格排查—支部研判—多元化解”闭环机制。党员干部带“矛盾调解记录本”走访,捕捉楼道争吵、微信群抱怨等“信号”,对宠物扰民、停车占地等纠纷,由网格员和党员志愿者当场“评理”,党员干部的“倾听三步法”——先听情绪、再理诉求、后找共识,让调解桌变连心桥。今年以来,社区共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1起,其中8起“调解一次成”。居民感慨:“社区干部不是来断官司的,是帮我们找和气的。”

办好民生“关键事” 提升服务暖民心
“地下管网正在换新,看着工人师傅们天天赶工,今年冬天肯定有盼头!”盛夏的麻池小区,居民李大爷蹲在施工围挡外,望着里面忙碌的身影,眼里满是期待。此前,小区供暖管道老化严重,跑冒滴漏成常态,社区迅速行动,工作人员深入勘察管网,开展“敲门行动”,收集改造意愿。以“党建+社区治理”平台为纽带,社区党支部书记牵头搭建沟通桥梁,组织居民、物业与相关部门多次协商,开展暖气改造项目,社区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入户宣传、协调进度、处理突发问题,保障改造推进。惠民社区以办好民生关键事为导向,扎实推进党建引领下的网格化治理,实现党组织服务与居民需求无缝对接。深化“双包双联双提升”机制,每月召开“大党委”会议聚焦治理难题和居民急难愁盼,构建协同共治格局。以网格化管理为着力点,整合业委会、物业、志愿者等力量下沉资源。累计破解治理难题9件,组织志愿服务12场次;294名在职党员精准包联老弱病残困等重点群体196人,解决实际困难4起、帮办民生实事4件,真正实现“堡垒建在网格、力量沉在网格、作用发挥在网格”,用贴心服务温暖民心。
下一步,惠民社区将以党建为引领,秉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服务宗旨,在工作方法上求新求变,在机制建设上提质增效,深耕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常态化开展精准化、多元化的惠民活动,用心用情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全力打造更具温度、更富活力的和谐家园。(李瑞红)
相关文章:
食疗养新意,健康驻綦江——御君方携手江中食疗馆举办中医义诊08-22
低保费、高保障、多盈利,普惠保险“不可能三角”何解?08-22
兴国新治·一居一品⑪|以党支部为骨架,熊家垴社区撑起“三方治理网”08-19
瓜香有“道” 疏点两全08-15
花园社区:趣味英语进社区 寓教于乐助成长08-14
这里,推窗见绿 绘就赛罕诗意的民生画卷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