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中山路完成提升改造 百年老街焕新蝶变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09:16:00    

在沈阳繁华的都市脉络中,中山路宛如一条熠熠生辉的丝带,散发着历史与现代交融的独特韵味。这条始建于1919年、全长3公里的老街,是沈阳欧式建筑保存相对完整的街区,多种欧洲古典建筑风格汇聚于此,构成了一幅跨越时空的建筑艺术长卷。

近年来,和平区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从交通、市政、景观、文化等四个板块入手,对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进行全方位提升改造,致力于将其打造成沈阳的城市会客厅和文旅新IP。

4月9日记者从和平区获悉,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提升改造工程已完工,百年中山路已完成一次华丽蝶变。

修旧如旧 让历史“活”起来

中山路现存64处文物及13处历史建筑,每栋建筑都是历史的无声见证者。和平区深入践行“修旧如旧”理念,将历史建筑保护图则和珍贵历史照片作为重要依据,对传统风貌建筑进行精心呵护与活化利用。

和平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修缮工作中,始终坚持应保尽保、延续文脉、合理利用、改善民生、经济实用、安全美观的原则。从维护历史建筑的场地环境、平面布局,到立面形式的精心修复;从保持原有高度体量、外观形象,到精准还原色彩与结构,每一个细节都倾注了保护者的匠心。大国旅馆旧址、中山路40号建筑、安达洋行、太原北街40号建筑等,在能工巧匠们的“绣花”功夫下,重焕生机与活力。

中共奉天市委旧址已被打造成红色教育基地,成为传承红色基因、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阵地。与此同时,周边的文化广场也完成了修缮改造,绿化景观与公共空间的优化,让这一区域整体品质显著提升,延续了城市的历史温度。

街路升级 畅通城市“经脉”

改造前,中山路双向4车道的机动车道设计缺少独立非机动车空间,道路沿线停车乱象丛生,侵占人行道现象严重;市政设施老化失修,通信箱体布局杂乱无章,行道树局部缺失、树池破损,地域文化与景观融合度差。针对这些问题,和平区精准施策,大力实施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提升改造工程。

4月9日,记者在中山路上看到,机动车道已由4条调整为3条,增加非机动车空间,科学实现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两分离、两优先、两贯通”。

中山路两侧各类架空线全部迁移入地,同时整理沿途通信箱体,迁移并美化沿线电箱,让慢行空间风貌焕然一新。

行走在改造后的中山路上,可以感受到交通流畅有序,慢行环境舒适宜人,市政设施崭新如初,城市的“经脉”更加畅通。

景观提升 一条生态绿廊

中山路的景观提升工程着眼于细节与整体融合。在保留现状行道树的基础上,选取与之一致的银杏树对缺失部分进行补种,构建起全线连续、四季有景的生态绿廊。

铺装设计尤其精妙,整体以芝麻灰为主色调,巧妙间隔深灰、黄金麻,与周边建筑风格相得益彰,凸显浓郁的历史街区氛围。

不仅如此,还充分挖掘待整治建筑周边闲置空间潜力,精心打造了米村、朗勤、新华大厦、新荣中心等4处多功能街角公园。同时,对25处出入口进行美化,密植绿化搭配景观花坛,并植入休闲、停留空间,有效转移观赏重点,让中山路的景观风貌得到质的飞跃。

亮化升级 点亮“夜的美”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中山路被装点得如梦如幻,成为沈阳“二十四小时不夜城”示范街区。

和平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以“绿色环保、简约现代、区域突出、持续发展”为设计理念,中山路及中山广场沿街高层建筑、历史建筑、景观植物都安装了全智能亮化系统,该系统具有智能调光、节能减排等特点。

游客在此既能沉醉于百年老街的独特夜色魅力,又能与老友在时尚酒吧举杯畅饮;既能走进24小时书店享受静谧阅读时光,也能在休闲漫步中感受历史与现代交织的独特韵味。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高级记者:刘洋/文 李浩/摄

编辑:王沛霆

责任编辑:王远

相关文章:

临时关闭,深圳地铁公告!04-12

中山路完成提升改造 百年老街焕新蝶变04-11

4月11日起,邯郸这个馆提升改造04-11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改扩建项目获批04-09

新华网文化观察丨从“打卡”到“入戏”:当旅游遇上传统文化04-08

等待73年!他找到了,在沈阳!04-05

年轻人为古人扫墓:“历史奔现”背后的“精神寻根”04-04

海量财经|海阳科技IPO注册生效:曾陷改制风波 三年“增收不增利”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