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快来了!工信部昨天开始公开征集意见,重点瞄准——备受争议的隐藏式车门把手。这个不起眼的汽车部件,被多起事故推上了风口浪尖。没标志难操作、强度不足、断电失效、容易夹手等问题,都直接关系到逃生和救援。生死时刻,所谓的高科技颜值,可能成为死神的帮凶。
业内人士透露,隐藏式把手能降低风阻,但几乎感觉不到。企业要的,显然不是可忽略不计的风阻优化,而是能吸引年轻人目光的酷炫外观。于是,车门把手被玩出了“七十二变”,在追求颜值的路上,越来越卷。
工程师们或许没料到,充满未来感的创新设计,会在事故现场拉胯——碰撞断电后形同虚设的电子系统、需要特定角度才能触发的机械结构、连老司机都找不到的隐藏式应急拉手。这种设计取向形成了奇怪的悖论:一边是销售顾问滔滔不绝讲解门把手“黑科技”,另一边却是安全手册里需要放大镜才能找到的应急指南。
工信部此时出手整顿,恰似一剂退烧针。新标准直击要害:增加机械式安全冗余设计,要给电子系统装上“物理外挂”;统一应急标志的视觉规范,要给逃生通道贴上“荧光路标”;强化结构强度测试,要给车门把手穿上“防撞衣”……这些技术条款背后,传递出明确信号:真正的科技感,绝不能用安全性能来交换。
期待强制性国标能终结这场危险的“颜值竞赛”。在今后的汽车展厅里,“碰撞后100%可开启”应当比“隐藏式酷炫设计”更有吸引力,因为,能救命的,才是好设计。
相关文章:
赴港旅客请注意:带超过19支烟到香港,罚款5000港元04-26
赴港旅客请注意:带超过19支烟到香港 罚款5000港元04-26
“女子伸腿阻止高铁关门”?官方通报04-19
佛山首个“地标好物”产教融合平台亮相!“政府出策+高校出力+农户出品”助力地理标志产品04-16
被盗物品损失全追回!群众赠锦旗为民警点赞04-12
格陆博科技申请一种汽车下部防护装置强度检测平台专利,解决现有检测方式无法反映出汽车下部防护装置动态撞击强度问题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