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长沙晚报长理轩文章:抢出一个全面丰收的夏天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6 09:22:00    

长理轩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粮食安全,反复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并指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农业大省、粮食大省的政治责任”。今年5月20日,他在河南考察时再次强调:“要加强耕地保护和建设,扛牢粮食安全责任,延伸现代农业产业链条,以城乡融合发展带动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共同富裕。”

正值“双抢”时节,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吴桂英近日深入宁乡市调研粮食生产、防汛抗旱及乡村振兴等工作,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筑牢防汛安全屏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日照沃野,稻浪翻涌。田间地头,各类农机纵横驰骋,抢出一个丰收的夏天。这背后,是长沙对粮食安全“国之大者”的坚实担当,更是现代农业科技力量的高效作为。

“双抢”的“丰”景,折射出长沙扛稳粮食安全责任的深谋远虑与创新实践。“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长沙以良田、良种、良机、良法深度融合为犁铧,深耕“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策”的战略沃土。

藏粮于地,长沙严守耕地红线,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使“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良田成为粮食安全的坚固基石。

藏粮于技,长沙将“四高”(高标准、高技术、高产量、高品质)贯穿粮食生产全过程。从机耕、机播到机插、机保,再到机收、机烘,“全程机械化”不仅极大解放了生产力,更让“一个种粮大户从容驾驭数百亩、上千亩良田”成为寻常事。智能农机轰鸣代替了传统人力挥汗,科技翅膀托举起高产稳产的崭新希望。

藏粮于策,则为前二者注入持久动能。长沙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让主产区抓粮有积极性”的殷殷嘱托,通过确保种子补贴、农机补贴精准落地,畅通优价收购渠道,让农民“种粮卖得出、卖得好”。当政策甘霖润泽田野,农民心中自然升腾起“手里有粮,心里不慌”的踏实与希望。

奋力夺取全年粮食丰收,需将“双抢”经验淬炼为持续前行的智慧,在希望的田野上续写新篇。

筑牢“地”的根基,在“田”字上谋长远。 继续以“长牙齿”的硬措施严守耕地红线,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智慧化升级、生态保护修复紧密结合。强化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管护,提升防汛抗旱的韧性与弹性,让每一寸土地都成为丰收的沃土。

激发“技”的动能,在“新”字上求突破。推动智能农机与数字农业深度融合,探索建立区域性农机共享服务平台,让小农户也能便捷拥抱“机器换人”红利。加强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让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在田间地头迸发增产提质的巨大能量。

优化“策”的供给,在“人”字上下功夫。进一步强化政策精准滴灌,确保补贴实效直达生产者,健全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和生产者利益补偿机制。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发挥“领头雁”作用,不断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实现粮袋子与钱袋子双赢共富。吴桂英书记所强调的“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正是政策持续优化的温暖航标。

从金洲镇涌动的稻浪到星城大地轰鸣的农机,长沙“双抢”实践如一部壮丽的现代农业启示录。它深刻昭示:端牢“中国饭碗”,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出路在科技、动力在政策,而力量之源在制度优势与人的奋斗。当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在制度保障下深度融合,每一粒稻谷都蕴含着长沙贡献,每一滴汗水都浇灌着丰收希望。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全国夏粮产量达2994.8亿斤,在复杂局面下保持了总体稳定。这来之不易的丰收答卷,有长沙浓墨重彩的一笔。夏粮丰收为稳定全年粮食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应对复杂严峻国际形势、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撑。农业农村部启动的“奋战100天夺秋粮丰收行动”,吹响了再接再厉的冲锋号角。长沙必将闻令而动,奋勇争先。

喜看稻菽千重浪。在这夺取丰收的火热时节,让身处各行各业的我们发扬“双抢”精神,提振信心、抢抓时机、奋力耕耘、接续奋斗,在广袤田野上绘就“粮”辰美景,在科技攻关前沿赢得“芯”光灿烂,在制造升级高地铸造“匠”心卓越,在高质量发展赛道跑出时代风采,共同抢出一个全面丰收的夏天!

相关文章:

长沙晚报长理轩文章:抢出一个全面丰收的夏天07-16

中国女篮逆转澳大利亚结束亚洲杯热身赛07-08

开封:多举措筑牢乡村医疗卫生服务网底07-07

国网庆阳供电公司:菌菇飘香里的“电”力量06-27

来凤“幺妹儿”驾到!四省“姑妈”篮球赛迎来土家力量06-27

窑炉面包“烤”出乡村“新味道”06-24

千人同吃流水席!同安区莲花镇莲花村举办莲文化赏鉴活动06-23

聚焦医药服务升级,恒昌医药十年庆典暨第九届岳麓论坛在长沙举行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