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是中国航海日。
620年前,一名叫郑和的云南人率领船队七下西洋,到达30多个国家和地区。如今,在郑和的家乡,一趟名为“郑和号”的国际班列满载云品,沿着中老铁路直抵老挝万象;一场名叫中国-南亚博览会的盛会,云集了73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一条充满科技的“数字丝路”逐步铺设,探索着数字产业的蓝海……
如果郑和能穿越历史,那他将看见,云南这个没有海的内陆高原省份,正以肩挑“两洋”通江达海沿边的姿态,奋力书写着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的崭新篇章。

郑和雕像 图片来源:云南发布 “黄金线路”勾勒出开放合作的“航海图”
600多年前,郑和奉命率领庞大船队先后七次出使西洋,遍历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带来“海上丝绸之路最为繁盛的时代”,留下宝贵的遗产《郑和航海图》。
如今,云南充分发挥区位、资源、生态等优势,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抓好对外开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
自中老铁路通车运营以来,中欧、沪滇、湘滇、云贵、粤滇、京滇等国际货运班列先后开行,背靠14亿人口国内大市场,面向25亿人口的南亚东南亚国际大市场,云南转身一变,从“边陲末梢”成为“开放前沿”。

“郑和号”班列首发。图片来源:云南日报
在中老铁路带动下,老挝的铁矿石、木薯粉、橡胶、香蕉,以及泰国的榴莲、山竹、龙眼等产品国际需求量增加,通过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等运输网络,这些产品还被远销至其他国家。而我国的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温带果蔬也通过中老铁路进入东南亚各国,实现了货物的双向高效流通,有力促进了沿线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
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数据显示,截至5月22日,中老铁路货物运输总量突破6000万吨大关,跨境运输货物超1390万吨,“澜湄快线”国际货物列车超过2000列。截至7月7日,中老铁路累计开行旅客列车7.8万列,发送旅客超5500万人次,吸引了来自全球115个国家和地区的53.9万余名旅客搭乘国际旅客列车跨境旅行。

一列“澜沧号”国际列车行驶在中老铁路上。(图片来源:云南日报)
中老铁路客货两旺,国际物流大通道作用愈发凸显,这条“黄金线路”也如同陆上的“航海图”路线,促使着云南成为连接国内腹地与中南半岛的陆路枢纽,与周边国家紧密相连。
南博盛会构建“永不落幕”的合作平台
600多年前,明朝宫廷杂剧《奉天命三宝下西洋》所记,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和番”和“取宝”,意即与各国和平交流交往,进行贸易活动。而当年郑和所携带的国书则写着:“天之所覆,地之所载,一视同仁,不能众欺寡、强凌弱……”
如今,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暨第29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下称“南博会”)在云南昆明举行。这场盛会不仅是经贸交流的平台,更是云南实现魅力升级的重要窗口,集中展现了云南在经济、文化、开放等维度的跨越式发展。从印度黄铜工艺品到马尔代夫精致小物,从全球物产到云南特色,南博会像是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世界目光的同时,也展现着云南开放包容、自信昂扬的魅力。

6月19日,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暨第29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在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雷桐苏 周灿 陈飞 胡妤雅 摄
对外开放既是经济往来,也是民心相通。近年来,云南不仅形成了以自贸试验区为引领,经济技术开发区、跨境经济合作区、边境经济合作区、综合保税区为支撑,中国—南亚博览会、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等展会为纽带的多层次开放平台体系,还建设了“国门学校”“国门医院”,为老挝、尼泊尔、孟加拉国等近万名儿童筛查先天性心脏病、举办中越、中老、中缅边民大联欢活动……云南加速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进程中,动人故事不断涌现。

中缅学生同上一堂课
如今的彩云之南,正以“开放前沿”的崭新姿态,携手各方合作共赢,奏响对外开放的新乐章。
“数字丝路”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的算力枢纽
600多年前,郑和用舰船航行出一条海上丝路,如今,一条面向南亚东南亚的“数字丝路”也在加速成型。
6月30日,面向南亚东南亚数字合作推进会暨昆明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生态发展推介会在北京举办,活动旨在加快推进面向南亚东南亚数字合作,鼓励支持各类企业来滇投资兴业,合力推动云南数字产业加快发展。
2024年昆明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成功获批,成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区域国际通信网络的重要支点,将有力支持云南省打造区域信息通信枢纽和数字经济合作高地,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促进全省及周边地区深度参与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第9届南博会官渡区数字贸易出海活动
过去,我国西部及内陆地区访问南亚、东南亚乃至欧非等地数据需绕行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出入口局;如今,依托昆明节点,重庆、四川、贵州等西部省份至南亚东南亚的网络时延最高降幅超50%。这将进一步改善国际网络用户体验,助力扩大对外开放合作,推动加速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此外,云南在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上同样突飞猛进。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坚实的绿色能源底座与国家战略定位赋能,云南正加快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国际算力枢纽,全力推进算力集群建设,致力于成为连接中国与南亚东南亚的算力服务“新支点”,为区域数字经济腾飞注入强劲动能。

特色集群也激活了跨境数字经济的新动能。云南以昆明为中枢,联动一批国内数字领域头部企业资源,探索打造数字出海总部基地,搭建数字出海综合服务平台。各地结合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谋划建设数字贸易出海基地:红河聚焦智能终端出海、保山聚焦小粒咖啡出海、玉溪聚焦工业大宗原材料进出口贸易,昆明、曲靖等州市谋划建设数字农业、数字能源、数字内容、数字健康等领域出海基地,形成多点开花、错位发展的产业生态。

从郑和航海时水手的号角,到如今中老铁路的列车飞驰;从郑和船上的瓷器丝绸,到如今南博会上的茶叶咖啡;从航行在大海中的宝船,到如今光纤传输着的数据……云南虽然不临海,但一幅现代版的“郑和航海图”正在云岭大地徐徐展开。
风好正是扬帆时
向海图强天地宽
且看云南如何延续郑和的航海路
策划:李洁
文字:孙寅翔
综合整理自 新华网、中国新闻网、中国一带一路网、云南省人民政府网、昆明市人民政府网、云南日报、云南发布微信公众号、云南网
相关文章:
中国海航日丨云南:扬帆向海 乘风破浪07-11
2025年中国航海日:聚焦绿色航海 共绘海洋强国新蓝图(视频)07-11
携手走向更美好未来07-10
陕西非遗“圈粉”世博会07-09
中国女篮逆转澳大利亚结束亚洲杯热身赛07-08
(活力中国调研行)走近科技成果转化“西光模式”:看科技成果如何从“书架”走上“货架”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