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西安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深化六个改革’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系列新闻发布会。西安市民政局局长李平伟、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杨国梁、市医保局副局长岳岚到会,介绍有关情况。

全年将新建社区养老服务站30个
李平伟表示,2025年西安市民政局将以深化“三个年”活动为抓手,紧扣市委“深化六个改革”决策部署,不断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其中,在推进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方面,将按时保质完成不少于65个项目建设任务,同时要提升社区嵌入式服务品牌化、规模化、连锁化水平。
在统筹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发展方面,将推动建成7个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全年将新建社区养老服务站30个,镇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5个,持续推进9个区级公办示范性养老院建设运营。建设40个以社区食堂、邻里助餐为主的老年助餐设施。完成不少于50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在全市新增1500户空巢独居老年人免费应急呼叫服务。
此外,还将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制度,满足困难群众的多样化服务需求;进一步优化社会事务服务供给,满足群众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
将取消医疗机构“门诊预交金”
杨国梁介绍,2025年西安市卫生健康委将以五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为抓手,更好推动资源向基层、预防和中医倾斜,更好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健康西安建设。
其中,要实现镇街卫生院心电图“一张网”全覆盖、影像“一张网”覆盖率达到90%以上;重点加强儿科、精神科等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新增市级临床重点专科30个;建设省域公共卫生中心和区域中心实验室。
2025年,西安将持续推进中医药强市建设。“我们会加快中医医院项目建设,推进9个国家中医优势专科等项目建设。”杨国梁介绍,西安还将建成45个省级示范中医馆,建设100个中医阁,并开展儿童青少年脊柱侧弯中医药干预试点工作。
今年还将取消医疗机构“门诊预交金”,开展“无陪护”病房、“无陪护”医院试点,推进“互联网+护理服务”,扩大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范围,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项目超过200项。
围绕“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行动,全市二级公立综合医院和90%以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儿科服务。建设3所区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3个特殊儿童托育点、5个用人单位办托点、50所公办托育机构、60所社区嵌入式普惠托育机构,千人口托位数达到4.8个。全市二级以上公立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设置比例达到85%。完成适龄妇女“两癌”筛查20万人次以上、0—6岁常住儿童孤独症筛查60万人次以上。实施出生缺陷防治能力提升计划,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达到98%。
40余项医保业务可通过微信、支付宝等9个渠道自助办理
岳岚表示,2025年西安市医疗保障局将从强化基金运行管理、办好为民实事、推进改革创新、提升服务能力、维护基金安全等方面着手,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
“2025年,西安市医保局将竭力做好2件民生实事。”岳岚介绍,一是阶段性减征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1个百分点,实施期限为12个月。二是开展集采药品“三进”行动;此外,还进一步便捷异地就医服务,提高异地就医保障水平,为市内市外来西安就医人员,提供更优质高效的医保服务。
岳岚表示,同时西安市医保局要提升经办服务,深化9项便民举措,扎实推进2025年医保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其中包含异地就医、参保信息查询等40余项医保业务,可通过微信、支付宝等9个渠道自助办理,4类业务实现容缺办理。
此外,在完善基层医保服务体系方面,西安今年全市共建成乡镇(街道)医保服务站185个,建成村(社区)医保服务室3349个,实现市、县、镇、村四级经办服务窗口100%全覆盖。
原标题:保障民生健康 多部门精准发力
[稿源链接: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93416497017094692]
编辑/何海潮
相关文章:
西安这座大桥全幅贯通!04-16
保障民生健康 西安市多部门精准发力04-16
邻里周刊 | 居民“挑刺儿”社区接招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