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嚓!”镜头定格下新人在颁证台前相视而笑的瞬间,这个充满仪式感的领证画面,来自全国首个宪法主题结婚登记点——南京宪法公园结婚登记点!5月17日,登记点开放首日,有16对准新人预约来此。
长期以来,婚姻登记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共服务,承担着确认婚姻关系的法律职能,但在服务形式上往往显得单调刻板。传统登记大厅功能单一、环境严肃,缺乏情感共鸣与仪式体验。随着社会发展,年轻群体对婚姻登记的需求已从单纯的法律确认,延伸到情感表达、仪式体验等多元层面。他们期待更个性化、更具纪念意义的登记方式,以独特的仪式感为人生重要时刻留下美好回忆。
南京宪法公园结婚登记点的设立,正是对这一需求的积极回应。以"宪法护佑美好爱情"为主题,将国家根本大法与人生大事相结合,这一创意既彰显了宪法权威,又赋予婚姻登记特殊意义。宪法中“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的庄严承诺,在此转化为具象化的守护力量。新人在镌刻着宪法条文的公园内完成登记,不仅是领取法律意义上的结婚证,更是接受宪法精神的洗礼,感悟婚姻关系背后承载的社会责任与法律保障。
从公共服务创新的角度看,宪法公园结婚登记点打破了传统公共服务的固有边界,将法律宣传与民生服务有机融合。通过婚姻登记这一高频服务场景,宪法精神得以以更贴近生活、更具温度的方式传播。新人在庄重的仪式中,自然理解宪法对个人权利的保护,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普法方式,远比说教式宣传更有效。登记点选址公园,充分利用公共空间资源,实现服务场景的生活化、亲民化。相较于传统行政场所,公园优美的环境、开放的氛围更能满足公众对浪漫仪式的期待,让公共服务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当然,要让这样的创新服务真正发挥效能,还需在细节处持续完善。一方面,服务流程设计要兼顾仪式感与便利性。既要打造庄重浪漫的颁证环节,又要简化手续、优化流程,避免因过度追求仪式而影响服务效率。另一方面,配套服务应更加丰富多元。可结合公园特色,开发婚俗文化展示、爱情主题摄影等延伸服务,将登记点打造成集法律确认、文化体验、情感纪念于一体的综合服务空间。
当法律条文与人生浪漫相遇,当公共服务与情感需求共鸣,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场场甜蜜的登记场景,更是法治精神深入人心、公共服务温暖民心的生动实践。这种充满人文关怀的创新探索,值得更多领域借鉴与推广,让公共服务在守护民生、传递温暖中绽放更多精彩。
为新人服务需要“甜蜜的创新”!
来源:大河网
相关文章:
南京宪法公园设置结婚登记点,公共服务“甜蜜又浪漫”05-19
多地登记结婚预约爆满!05-12
3岁女童铊中毒05-09
“五一”假期昆明湿地公园游人如织 生态旅游成热门选择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