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实体书店在“笑与泪”中重塑角色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5 09:43:00    

“书店,我想把它一直开下去。36年前,因为爱,我做了这份工作;36年后,我依然热爱着。”8月13日,在长三角品牌实体书店融合发展座谈会上,浙江舟山岛上书店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晓娜发言时感慨万分,几度哽咽。她说,书店能“挺”到现在,与读者的支持分不开,也正是看到他们眼中闪耀着对图书、对阅读热爱的光芒,让她觉得一切辛苦付出都是值得的。

开书店,需要情怀,但也要生存。数字时代,实体书店的破局,牵动着业内的思绪,也激发了无数书店人的探索热情。

极致美学背后是对地域文化的开掘

2013年,钟书阁惊艳亮相,把“最美书店”四个字带上了行业舞台。今天,钟书阁已发展到在全国拥有51家实体书店,服务近1亿读者。在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副理事长董依薇看来,钟书阁的成功不仅在于其对空间美学的极致追求,更在于其对地域文化的深度挖掘与巧妙融合。

“每一家钟书阁都因地制宜,将当地的历史文脉、人文风情融入书店的设计与运营之中,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董依薇认为,通过挖掘地域文化,书店不仅有了个性与独特性,还增强了与地域的连接和互动,进而成为城市文化的缩影与传播载体。

岛上书店作为长三角品牌书店,受邀参加了今年的上海书展。书店不仅带来了三毛的著作、舟山作家创作的有关三毛的作品,以及《里斯本丸号悲歌》《舟山有意思》等有着地域特色的书籍,还精心挑选具备海洋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在展位上布置渔网、小船,以及爬于网上的蟹、虾、贝类文创产品,方寸之间尽显海洋韵味。

“时代在变,小书店的使命也在变。”刘晓娜说,从卖书连接人与书,到现在连接人与岛,岛上书店想把三毛的故事、海岛的故事讲得更好、传播得更远。这些年,小书店一直琢磨如何让自己活得更有声色,CityWalk路线怎么设计,博物考古的知识怎么讲得让小朋友更爱听,文创产品怎么融入海洋的元素……书店努力将在地文化挖得更深,“哪怕是做咖啡,也要给它调出一个海岛的风味来”。

把店开下去就要养成浇灌阅读的习惯

“当下,实体书店的空间似乎不断被挤压,但这恰恰映照出书店的本质价值远不止于售书。”上海钟书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金钟书说。

安徽徽州书局总经理张建兵介绍,徽州书局的探索和实践经历了从单一教辅到多元产品的结合、从教育促进到文化空间的转变、从产品供给到阅读服务的转变三个阶段。

“近年来,我们聚焦分级阅读,重点打造少儿分级阅读体验馆,让书店从阅读服务转向阅读指导,初步构建了家校社馆店研多级联动的阅读推广模式,也给实体书店的发展注入新活力。”张建兵着重分享了书局在提供阅读服务方面的实践。

钟书阁于2020年开始探索多元融合的发展模式。“我们通过图书策划、电商、文化服务等业态来反哺书店,也通过‘时光悦读’项目在全国各地推广阅读,给阅读习惯浇灌长期的土壤,把书店开下去。”金钟书说。

在上海,钟书阁在市妇联的牵头推动下,参与并策划了“家+书屋”家庭教育新空间项目,携手沪上知名书店、各大高校、图书馆、特色空间及线上阅读平台共同打造时尚、温馨、开放的家庭教育空间。该项目被纳入2025年上海市为民办实事项目,目前共形成243个“家+书屋”家庭教育新空间。在江苏,钟书阁无锡店去年“十一”开业,不到一年的时间就举办了近百场活动,更联合近百家出版社举办了为期3天的“天上村前”读书节,吸引读者超3万人。

“那些无法被喧闹的电商替代的沉浸式探索,无法被讲书服务满足的主动深度阅读,以及AI难以复制的人与人之间的真实互动与温度,这些才是书店最珍贵的内核。”金钟书说。

关键是找准自身的不可替代性

书店的本质应该是跟文化、跟阅读有关的空间的整合,这一定位受到书业人士的普遍认同。在挑战重重的当下,书店行业注定要经历一个阶段,在摸索中前进,在新环境中找到自己真正的定位,重塑这个行业的角色和价值。

“实体书店确实在经营上出现了困难,但我觉得这是市场环境变化得太快带来的,就像孩子长得太猛后会缺钙,那就需要补钙。”浙江省出版物发行业协会理事长、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董事长蒋传洋认为,实体书店这些年一直在消解互联网发展所带来的阵痛,以浙江新华书店为例,近年来在做好门店转型的同时,也在探索建立一个有着自身价值的产业体系。“哪些是引流的,哪些是赚钱的,整个产业体系怎样才能更稳固?”蒋传洋认为,在思考这些的过程当中,书店才开始接近产业运行的实质性区域。

在江苏大众书局图书文化有限公司创始人缪炳文看来,实体书店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找到自身的不可替代性。作为国内将书店定位为“文化百货”的第一人,缪炳文表示,书店不仅是售书的场所,更是文化生活的交汇点,通过结合多元业态,书店能够重新塑造文化服务的核心地位。

上海新华传媒连锁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榕也表示,书店已经不能仅仅依赖传统的图书销售,而是需要通过内容和服务的升级,打造出具有复合型功能的文化平台。新华传媒近年来持续推动门店的场景化改造,将阅读与党建、文艺、教育、社交等跨界深度融合,形成了集图书销售、阅读推广、文化传承于一体的新型书店模式。

“每年我们都发现有很多定位准确、特色鲜明的书店诞生。”在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理事长艾立民看来,无论时代如何发展,社会都需要图书行业和书店行业。在数字化浪潮席卷的今天,书店亦需不断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优化提升行业服务水平,探索新的运营模式,成为城市文化肌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关文章:

全球95%企业AI惨败?MIT报告引硅谷恐慌,90%员工偷用ChatGPT续命08-22

长春水文化生态园 “灵动青春 水韵年华” 周六周日邀您共赏08-22

从文物“活化”到空间“活化”08-21

杨浦“YOUNG书房”引领市民阅读经典08-19

实体书店在“笑与泪”中重塑角色08-15

这里,推窗见绿 绘就赛罕诗意的民生画卷08-13

皇姑区打造家门口的文化派对08-13

2025年中国非遗传承人研培计划越调培训班举办 助推戏曲艺术薪火相传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