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医学的定向去向主要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基层医疗机构:
定向医学生毕业后通常会被分配到当地的乡镇卫生院或村卫生所,服务于基层人民群众。这是定向医学生在招生时就已经明确的政策规定。
县级医疗机构:
在一些情况下,如果县级医疗机构有特别需求而暂时没有应聘人员,定向医学生也可以按需岗位到县级医疗机构工作。
上级医疗机构:
定向医学生在基层工作三年后,通常会有机会调至上级医疗机构从事医疗工作。
特定区域:
定向医学的招生对象通常要求本人及父母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在农村,并且毕业后需按照定向培养协议,到定向所在县医疗卫生机构工作,服务期限一般为6年。
综上所述,定向医学的定向去向主要是基层医疗机构和县级医疗机构,部分情况下可以调至上级医疗机构,并且有特定的服务期限和地区要求。这种培养模式旨在解决农村和基层医疗资源匮乏的问题,为这些地区提供稳定的医疗卫生服务。
相关文章:
城中区聚力提升老旧楼院治理服务能力07-16
最河北 奋进路·民生温度 | 医保码“一码付”,结算快一步07-13
开封:多举措筑牢乡村医疗卫生服务网底07-07
精准发力打好牧区基层党建“组合拳”06-11
三问“社区外科”:做哪些手术?居民会去吗?如何确保规范?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