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户籍,也称为集体户口或社区公共户,是指 将个人户口挂靠到公安部门指定的公共户口管辖部门的户口。这类户口的特点是申报人本人或直系亲属在沪无房产,不具备单独落户条件,因此将户口挂靠在社区的户口上,没有居民户口簿。
公共户籍的主要应用场景包括:
无房挂靠:
申报人因无房产或其他原因无法单独落户,将户口挂靠在公共户口。
过渡性质:
社区公共户是一种过渡性质的户口,适用于在城区有合法稳定住所和职业,但无产权住房的常住人口。
单位所在地:
集体户口的户主是单位,是单位的所在地,通常用于单位内部员工及其家庭成员。
需要注意的是,公共户籍与常住户口不同,常住户口是指独立落户的个人,享有更多的权利和福利,如独立享受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而公共户籍则是一种过渡性的安排,通常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如居住稳定、无产权住房等,并且可能会有一定的限制和规定。
建议在考虑公共户籍时,详细了解相关政策和条件,以便更好地规划个人户口迁移和享受相关权益。
相关文章:
【立方招采通】中原眼谷产业园方案设计二次招标/郑大五附院采购体外心肺支持设备04-11
快讯!句容市公安局新增一名副局长04-10
【帮你问】如何申请诸葛英才补贴?04-07
家门口能装摄像头吗?哪些区域严禁安装?今天起,有新规定!04-01
明天起,这些区域禁止安装摄像头!03-31
山西出台22条措施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