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云新发布】加快推动我省县域经济发展,他们带来了经验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15:21:00    

4月3日上午,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云南海埂会堂举行云南省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河口县、澜沧县、景洪市、砚山县带来了他们的经验。

县域经济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发展“三大经济”的重要载体,是群众就地、就近、就业的重要保障,切实地做好做大做强县域经济有利于打牢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基础,着力地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实现省强、民富、业兴。

河口县:以口岸经济为总揽

去年河口县域经济主要指标数据中,口岸的数字特别亮眼,呈现出人货两旺的景象。

河口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朱宏介绍,2024年,河口县坚持以口岸经济总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局,口岸进出口货运量、货值分别增长37.7%和51.6%,增速均位居全省沿边口岸首位;出入境人员569.42万人次,蝉联全省对外开放口岸首位;县属外贸企业进出口总值增长75%,对红河州外贸贡献率超过60%。

以口岸经济总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河口县交出好成绩,凭借好措施:河口口岸通关从“翻箱倒柜”向“智慧机验”转型升级;外贸商品从“低货值”向“高货值”转型升级;边民互市从“通道经济”向“落地经济”转型升级;推动跨境电商从单一模式向多元化发展转型升级。

北山公路口岸作为全省第一批“智慧口岸”项目试点终验投运,实现国门安全、经贸往来、口岸运营、城市管理“四位一体”指挥调度及“多贸合一”验放,货物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缩减至10分钟内。

南溪河口岸联检楼建成投用,超过40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员从河口口岸通关,单日出入境最高人流量超2万人次。

抢抓释放历次中越联合声明红利,实现全国陆运首票进口越南鲜食椰子、全省首票药食同源商品砂仁、越南燕窝制品进口首单等多个“首单首票”顺利通关,全年新增22种进口商品,进出口中药材居全国边境口岸首位,进出口农产品占全省的46.7%,居西部地区口岸首位。

创新实施“基层党组织+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互助组+边民+国有平台公司+市场主体”边民互市模式,带动本地备案边民人均收入增长130%,并向红河州49个边境村推广。

推动互市贸易向落地加工延链,服务全省首家冷链落地加工企业落地,全年落地加工企业产值增幅达99.7%。

以中国—东盟(河口)跨境电商物流产业园为核心,构建跨境电商产业集聚区,为企业提供跨境物流、海外仓储、产品出海等“一站式”服务。推动跨境电商“展仓播”一体化发展,跨境电商直播销售额近亿元……口岸经济转型升级,河口县域经济发展的步子更稳更快。

澜沧县:坚持“打高原牌”“走特色路”

澜沧县曾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省深度贫困县,2020年彻底撕掉了绝对贫困标签,实现了全国“直过民族”区域最大、人口最多县“一步千年”的历史性跨越,2021年被确定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澜沧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朱银说,近年来,县里坚持“打高原牌”“走特色路”,因地制宜立足澜沧资源禀赋优势特色,以科技为支撑、以茶产业为支柱,加快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持续推动农民增收致富。2024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3.81亿元,同比增长4.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2%,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澜沧县不断强化科技支撑,依托中国工程院、上海黄浦区以及阿里巴巴帮扶优势,发挥中国工程院朱有勇院士专家团队以及澜沧科技特派团科技力量,联合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等科研单位,着力培育一批支撑澜沧茶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团队以及专业人才和熟练技术工人队伍。2024年末,全县种植茶园面积45.15万亩,实施茶园提质增效3.88万亩、有机转换及认证1.97万亩,实现茶叶综合产值89.92亿元。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的重大机遇,被当地牢牢抓紧,并将茶产业作为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组织开展普洱景迈山春茶开采节、斗茶大赛等系列活动,持续做好“普洱景迈山茶”“澜沧茶”“澜沧邦崴茶”公共区域品牌建设,不断打响“世界的普洱·中国的茶”这一文化品牌。

县里还提出龙头企业做市场,中心企业做加工,小微企业做基地,来加快茶产业提质、增效。并把茶产业作为县域经济主导产业来抓,力争2025年茶叶综合产值突破100亿元,全力写好茶产业、茶科技、茶文化“三茶统筹”的大文章。

2024年末,全县共有各类茶企业2119家,其中,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市级龙头企业各2家,澜沧古茶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中国普洱茶IPO第一股;各类茶企业辐射带动全县20个乡(镇)、6.3万户、29.4万茶农,茶农仅茶产业收入就实现户均增收4.2万元。

景洪市:全力发展全域旅游

如果说西双版纳是北回归线上的绿宝石,景洪就是镶嵌其上的璀璨明珠——这里雨林漫卷云雾,澜沧江轻抚大地,亚洲象悠然漫步,千年贝叶经蕴藏文明密码。

景洪市人民政府市长刀海清介绍,近年来,景洪全力发展全域旅游,打造康养旅游旅居目的地,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诸多“国字号”荣誉,连续7年跻身“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是“国家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更是无数游客魂牵梦绕的心之“象”往。

去年,5700万旅人用脚步丈量这片热土,857亿元文旅消费印证着西双版纳的独特魅力。今年春节,346万游客共赴暖冬之约,单日最高有5.22万旅人搭乘中老铁路穿越雨林,西双版纳机场以1815架次起降、27.09万人次吞吐量奏响增长53%和59%的“双响炮”,这些具象的数字,正是“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最炽热的注解。

为了打好旅游牌,景洪努力让每个文旅梦想家都能在文旅文创、康养旅居、景区提升等领域找到投资热土。2024年全市签约文旅项目16个,落地项目11个,完成旅游业固定资产投资18亿元,全市新增经营主体30626家,其中文旅类21012家。告庄西双景年接待2048万人次,白象沙滩推出半年就接待50万余人次;《傣魅》《象之心》等剧目在蛇年新春一炮而红。

泼水节的水泼洒出跨境文旅走廊示范区,澜湄艺术节奏响六国笙歌,傣医药的千年智慧在康养理疗中焕新,37万游客掀开基诺雨林秘境的神秘面纱,“北象南归”生动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2024年,景洪文旅示范建设持续发力,游客平均在景停留3.25天,过夜游客日均花费1148.13元;旅游及相关产业对GDP的贡献率预计从17.3%提高到50.8%;旅游相关行业税收达6.3亿元,同比增长6.03%。

191位非遗传承人成为行走的文化基因库;49万“新景洪人”平均在景90天;文旅景洪品牌小象“景景”和孔雀“洪洪”这对城市IP跃上傣锦、化作茶饼、融进贝叶经的纹路,100余种创意结晶、并做到全年650万元的文创市场。

2025年泼水节将于4月13日—18日举行。会上,刀海清热情邀请四海宾朋来到西双版纳,到“有水的地方”泼洒欢笑祝福。

砚山县:打造“中国绿色铝谷”

持续巩固绿色铝业的产业优势,提升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打造“中国绿色铝谷”。

砚山县人民政府县长张弦介绍,自2019年10月云南绿色铝创新产业园项目落地砚山以来,砚山县围绕铝水100%就地转化和推动铝材100%就地精深加工,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全力推动绿色铝产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初步形成“阳极碳素—绿色铝—铝水初加工—铝精深加工—铝运用—再生铝”的全产业链集群。

2024年,全县实现铝产业产值476.7亿元,同比增长52.7%,占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514.8亿元的92.6%,占文山州铝产业产值的57.2%,占全省铝产业产值的30.8%;铝产业直接带动7200余人实现就业,其中脱贫户653人,同时带动全县产业工人队伍壮大到1.3万人。在铝产业带动下,2024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6.2亿元,同比增长9.4%,增速排全省第1位。

会上,张弦不吝分享:砚山县累计投入59亿元用于铝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强配套、引龙头、延链条,优化产业格局。依托“链主”企业,全力打造绿色低碳、集聚集约、链条高端、竞争力强的绿色铝产业集群。据悉,“链主”项目从签约到开工仅用65天、从开工到投产仅用195天。截至目前,园区累计引进企业17家,签约铝产业及其配套项目27个,计划投资409.4亿元,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1500亿元。

打造“中国绿色铝谷”,砚山县在“绿色”二字上也下了不少功夫,降能耗、增效益,突出创新发展。坚持一体化设计,通过场内专车运输铝水原料直供下游企业,年节约标煤超1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0万吨。同时,推动“铝电联动”,规划建设分布式光伏90兆瓦,年节约标煤4.2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9.81万吨。2024年铝产业合金化率达88.5%,较传统铝锭模式增值超20%。

砚山县将进一步巩固绿色铝产业优势、提升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2025年实现绿色铝产值550亿元以上,力争2028年超过1000亿元。

开屏新闻记者 孙江荭 摄影报道

一审 颜媛

责任编辑 易科彦

责任校对 刘自学

主编 严云

终审 编委 李荣

相关文章:

金价再创新高!首饰金突破960元04-04

今年前2个月福建现金出纳机出口额居全国第二04-04

为何对美印进口相关医用CT球管发起反倾销调查?商务部回应04-04

余承东职务调整!04-04

人民日报国际论坛文章:保护主义是短视的经济政策04-04

海量财经|海阳科技IPO注册生效:曾陷改制风波 三年“增收不增利”04-03

链启未来 安福共赢!临澧县2025产业链招商恳谈会举行04-03

苏州竞逐具身智能新赛道,多款具身智能机器人争相炫技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