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鸟类300余种!长治市生物多样性“家底”曝光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3 10:12:00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近年来,长治市以“护水、育林、划界、普查”为主线,全面实施保护工程,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篇章。据统计,长治市现有维管植物1705种,陆生哺乳动物有56种,鸟类资源更是丰富,多达300余种。

长治市地处晋东南,平均海拔1000米,太行、太岳两山环抱,浊漳河、沁河穿境而过,山地、丘陵、盆地、河谷等多样地貌在此交融,形成“两山环抱、两河绕城”的独特地理风貌。这种丰富的地形地貌为生物多样性的孕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据统计,长治市现有维管植物1705种,其中包含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南方红豆杉,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华中铁角蕨、山茴香等。动物方面,陆生哺乳动物有56种,其中包含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原麝、豹,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猕猴、豹猫、黄喉貂等;鸟类资源更是丰富,多达300余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达57种,褐马鸡、黑鹳等珍稀物种的身影也时常出现;两栖类和爬行类物种28种,其中中华鳖、王锦蛇、黑眉锦蛇等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

近年来,长治市以“护水、育林、划界、普查”为主线,全面实施保护工程,积极推进浊漳河、沁河干流综合治理,先后建成多个人工尾水湿地,长治市纳入国家考核的10个国控断面水环境质量优良率达100%,连续四年位列全省第一,为水生生物提供了更适宜的栖息环境。同时,市区及各县区主城区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通过打造雨水花园、采用透水铺装、种植生态植草等措施,让城市像海绵一样“会呼吸”,实现雨水的自然积存、渗透与净化,有效提升了城市生态系统的韧性。此外,长治市积极推进以太行山绿化为主的国家级营造林工程及以黄河和黄河流域防护林屏障建设、环京津冀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工程为主的省级营造林工程,有力保护林草资源。森林覆盖面积稳步增加,为众多生物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栖息空间。

科学划定红线,强化空间管控。长治市严格按照“三线一单”要求,精准划定老顶山、漳泽水库、西流水源地、辛安泉域、卢医山、绛河源头、浊漳河流域、黄崖洞、太行山大峡谷、精卫湖、兰河支流、沁河源头等27个生态保护区,这些保护区涵盖了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多种重要生态功能类型。

动态监测普查,守护旗舰物种。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紧密协作,联合开展生物多样性普查调查工作,国家级保护动植物监测、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普查、水产种质资源普查等工作,基本摸清了各类动植物的历史分布、生活习性等重要信息。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山西省四大旗舰物种之一的华北豹,近年来在长治市沁源、沁县、黎城等县区频繁现身,充分彰显了长治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显著提升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卓越成效。

全民共建共享,凝聚保护合力。每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长治市街头总能看到一群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等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走上街头,向广大群众发放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册,深入浅出地讲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不断增强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

来源:长治日报

编辑:贾霄星

相关文章:

玉树州生态环境局开展2025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活动05-23

鸟类300余种!长治市生物多样性“家底”曝光05-23

湖南新宁发现一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黄胸鹀05-07

部分高速路段禁行!05-05

济南邮局海关一季度查获8种次外来物种,7种为全国首次检出04-29

万容科技“三岛模式”荣登环博会百强榜04-24

长治市开展城建重点项目观摩活动04-18

济南草莓首席专家工作站启动 助力农户共享农技资源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