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人民日报》第16版
关注武汉护鸟志愿者
发布文章《从养殖户到护鸟志愿者,
湖北武汉农民朱祥能——
虾田里,守护好青头潜鸭》
全文如下
↓↓↓

一大早,送孩子上学后,朱祥能总会来虾田转一转。不是为了看虾,而是为了观鸟。
“你看!那就是青头潜鸭,毛发是板栗色。”虾田边,朱祥能指着远处人工岛上的几只鸟,尽量压低声音,“它们又飞起来了,尾下和翼下的毛发是白色的,真漂亮!”
朱祥能是湖北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豹澥湖的一个虾塘承包养殖户,他口中所说的青头潜鸭,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朱祥能最早与青头潜鸭相遇,还要追溯到2016年。“从那时候起,我从养鱼改为养小龙虾,虾田水浅,荷花、芦苇、野生菱白等水生植物慢慢都长了起来,一些我从没见过的野鸭来到这里。”朱祥能回忆,当时他还不认识青头潜鸭。
朱祥能不在虾田里投饵投药,虾田的水保持清澈。来虾田觅食的野鸭,朱祥能也从不驱赶。“这些野鸭数量少,也吃不了多少小龙虾,不影响产量。”朱祥能说。
就这样,朱祥能口中的“野鸭”,除了在每年最热的几个月,因迁徙离开一段时间,其他时间就住在了他的虾田里。
2022年春天,正在虾田收虾的朱祥能,遇到了一群陌生人。“凑过去一问,我才知道他们是武汉市观鸟协会的会员,正在寻找青头潜鸭。”朱祥能问了青头潜鸭的基本情况,又看了观鸟协会会员提供的照片,才知道自己虾田里的“客人”,就是青头潜鸭。
“这些野鸭就在我的虾田里,来了有四五年。”朱祥能介绍完,观鸟协会便请他寻找青头潜鸭的繁殖巢。
没多久,朱祥能就在虾塘的草丛里发现了青头潜鸭的繁殖巢,里面整整齐齐摆着13枚鸭蛋。观鸟协会会员到现场查看后,确认了朱祥能说的就是青头潜鸭。他们随后又反复搜索,发现多处青头潜鸭繁殖巢。“当时,他们又问我能否在虾塘里安装监控摄像头和红外相机,用来记录青头潜鸭的生长过程,我没多想就答应了。”朱祥能说,观鸟协会还邀请他加入,成为一名志愿者。
从养殖户成为护鸟志愿者,朱祥能除了养虾,还要经常整理红外相机里的视频,记录青头潜鸭的生存状态。加强宣传引导,防止周围的人和来游玩的人伤害青头潜鸭。
“我现在每天早晚会到虾塘来转转,检查环境,查看青头潜鸭。”朱祥能说,在他的守护下,青头潜鸭的繁殖巢有70%以上能成功繁殖。
在野外的时间多了,朱祥能识别鸟类的能力也增强了。“之前认识的鸟类不多,现在我已经能识别出50多种鸟类了。”朱祥能说,认识得越多,越喜欢这些鸟类,护鸟的动力也就更足了。
相关文章:
人民日报刊文关注武汉护鸟志愿者朱祥能05-26
一个月就挣五六千,弄丢的牛奶就要六千,卡车上的牛奶哪去了?05-22
特朗普签署公告,鼓励非法移民自愿离开美国05-10
湖南新宁发现一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黄胸鹀05-07
为什么一到夏天,手上就长透明小水泡?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