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立足数字化转型 赋能高质量发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15:17:00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24年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发布的《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天津共识——32国部长宣言》(以下简称《天津共识》),为全球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路径、提供了遵循。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引领下,产业、教育都面临历史性变革,职业教育迎来了跨越式发展的新机遇,《天津共识》提出“共同开展合作,加强青年绿色技能和数字技能,将资源合理利用的课程模块纳入教育评价体系”的倡议,为职业教育依托现代数字技术,推动产教融合数字化赋能、教学改革数字化升级、管理模式数字化转型,打开了新思路、拓宽了新视野。

依托数字技术升级,打通产教融合模式堵点

企业需要即时化、效益化的技术响应,学校则注重长远性、公益性的教学布局,这种目标差异容易导致校企合作难以深入。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破解产教融合模式中的资源融通难题提供了全新思路。

一是校企联合创新数智平台。建设集决策支持、教育管理、职教研究、社会服务功能于一体的“产教融合大数据中心”,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和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实践提供数据支撑和平台支持。建立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的数据库,持续跟踪人才需求数据,加强产业前沿敏锐追踪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的专业研判,促进专业布局与产业结构紧密对接。

二是校企联合建设数字实训平台。共建数字化生产性实训中心,学校师生与企业教师进行线上教学,使教学直接对接生产一线。共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训练中心,通过实验、实训、实习三个阶段,培养掌握核心技能的数字工匠,使教学直接对接技术前沿。

三是校企联合革新信息技术。推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攻关与前沿研究,校企联合突破数字化关键技术。针对鸿蒙、欧拉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工艺,转化新课程、开发新标准、建设新教学场景,实现课程的及时性迭代。

依托数字资源创新,突破教学改革关键节点

黑灯工厂、灯塔工厂已经遍地开花,旧有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新数字化技术为教学能力、课程资源和教育方法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是数字赋能教学能力提升。建构教师数字化能力模型,编制以“数字素养—数字思维—数字能力”为核心的数字时代教师能力图谱。开发教师数字化能力培训课程和项目,打造教师数字化专业能力全周期培训体系。开发教师数字化专业能力评价标准与证书,建构分模块、分等级的教师数字化专业能力认证体系。

二是数字赋能课程资源建设。打造数字化教学赋能平台,实现备课资源供给、课程资源共享、教学过程控制等功能的有机整合。构建数字化专业教学资源库、线上课程资源,有效拓展学习空间。

三是数字赋能教育教法改革。开发学生数字能力画像系统,对标数字能力需求,编制人才培养方案。研发自适应学习系统,强化学生学习大数据分析,根据学情分析个性化定制课程方案。全面普及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建设虚拟仿真教室,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

依托数字化转型,找准管理模式革新发力点

数字化转型为优化传统管理模式提供了全新路径,是推动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动力。

一是推动数字化新基建。持续推进信息基础设施优化升级,建设高速泛在、集成互联、安全高效的信息基础设施,打造融合创新、多元共享、安全舒适的教育教学数字化环境。

二是推动数字化治理能力转型。构建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模型,开发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评估标准。实施数字化领导力提升计划,探索“首席数字官”制度,培育数字化转型领导人才,大力提升学校干部队伍的数字洞察力、数字决策力与数字执行力。

三是推动数字治理模式出海。建立全球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交流平台,推动国际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模式推广。推出全球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标准,凝聚各国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共识,有效提升我国在世界职教数字化转型领域的影响力和引领力。

(作者:杨欣斌 系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党委书记)

本文来自【中国教育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相关文章:

技术创新促进美学变革(艺坛走笔)04-13

湖南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与深圳华瀚控股深化战略合作04-12

连贯训练,锤炼分队打赢能力04-11

挑大梁 江苏行| 南京:挑起6G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大梁,全力打造6G之城04-11

学校管理创新从“小改变”开始04-11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科教融汇赋能纺织人才培养04-11

9月就要执行,AI标识怎么添加?这场专题宣讲来帮你04-10

兴业银行年报:不断积蓄穿越周期力量,数字化转型已进入收获期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