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由昆明市五华区残疾人联合会与昆明地铁联合主办的“载爱同行·心暖春城”暨昆明市2025年“春城暖阳”党建联建扶残助残系列公益活动在顺城购物中心广场启动。

多年来,五华区始终将残疾人就业创业作为“保基本、强发展、促融合”的重要民生工程,作为落实昆明市“十四五”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的创新实践。此次公益活动以昆明地铁全国通用芯片票卡为载体,融入昆明市五华区残疾妇女手工编织刺绣工作室的手工玩偶元素打造“公益文创票卡”,同时在“昆明轨道生活圈”小程序为残疾女性打开线上销售通道,构建“公益+商业”双循环模式,探索残疾人事业可持续发展新路径,实现“从就业技能提升到稳定收入最终自我价值实现”的全周期赋能。

“在线下,我们开展文创产品义卖活动,那一个个精美的文创产品,承载着残疾人的梦想与希望,每一次交易,都是爱心的传递,都是对他们努力的认可。而在线上,我们通过直播销售的形式,打破地域限制,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这场爱心接力中来。”昆明地铁有关负责人表示,希望借这次合作为残疾妇女搭建起一座通往稳定就业、增加收入的桥梁。

启动仪式上,五华区残疾人艺术团“同心非洲鼓队”用激昂的鼓声展现了生命的活力与希望。现场还设置书画、手工艺品展区,来自五华区新萌学校、普吉街道日间照料站及“星星画廊”的特殊儿童创作的作品,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欣赏。而坚毅自信的哪吒玩偶、活泼可爱的簪花小蛇摆件、唯美浪漫的蓝花楹主题杯垫、自由灵动的海鸥造型挂件……每一件作品都承载着五华区残疾妇女手工编织刺绣工作室成员对生活的热爱,更凝聚着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据了解,五华区残疾妇女手工编织刺绣工作室成立于2019年,目前有核心成员20人,主要开展以编织和刺绣等手工技能为主的培训教学、产品研发活动,累计开展培训交流活动75期,完成编织及刺绣作品近2700件,10人通过培训考试获得国家工艺品制作(高级)证书,通过授课培训迈上自强自立创造新生活的道路。“我们渴望用自己的努力融入社会,更期待与大家一起,用爱编织一个更包容、更温暖的春城。”工作室成员龙彩莲表示,将继续用双手编织更多充满爱意的作品,让残疾女性的“指尖技艺”成为城市文明的流动符号。
云南网记者 龙舟
相关文章:
新闻周刊|土地上的舞台梦04-13
中老铁路进出口货物超1200万吨04-12
昆明“载爱同行·心暖春城”公益活动启动04-12
X剧场重启!《棋士》:王宝强哪里变了?04-10
人民论坛:从“首个”到“之最”04-10
云南省气候预测公报04-09
龙拱港:全员皆商,共筑内河航运新传奇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