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呐,我就摔了一跤,咋就骨折了呢?这也太离谱了!” 病房里,李大叔满脸困惑,带着一丝焦急,向医生抛出心中的疑问。
李大叔今年 61 岁,一辈子生活规律,烟酒不沾,没啥不良嗜好,身体向来还算硬朗。退休后,日子一下子清闲下来,起初,李大叔还挺享受这种悠闲时光,时不时出门散散步,逛逛公园。可时间一长,他渐渐觉得生活缺了点滋味,有些单调乏味。思来想去,李大叔决定给自己找点乐子,买了一只活泼可爱的宠物狗。自那以后,这只小狗就成了李大叔的 “贴心小跟班”,无论是去公园溜达,还是出门买菜,李大叔都带着它,一人一狗的身影,成了小区和街道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这天,阳光正好,李大叔像往常一样,带着狗狗前往公园。公园里绿树成荫,鸟儿欢唱,李大叔心情格外舒畅,慢悠悠地走着,时不时和熟人打个招呼。就在他路过一处花丛时,脚下突然一滑,整个人不受控制地向前扑去。原来是有人乱扔香蕉皮,李大叔一个没注意,结结实实地踩了上去。这一跤摔得猝不及防,瞬间,李大叔感觉右侧髋部传来一阵剧痛,像有千万根针扎在上面。他下意识地想站起来,可尝试了几次,都因为疼痛难忍,根本无法起身。周围的人见状,纷纷围了过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都在关心李大叔的情况。一位热心的年轻人赶紧掏出手机,拨打了 120 急救电话。
没过多久,救护车呼啸而至,医护人员小心翼翼地将李大叔抬上车,火速送往医院。到了医院急诊室,医生迅速询问了李大叔摔倒的经过和症状,随后,开具了一系列检查单。李大叔被推去做 X 光、CT 等检查,每挪动一下身体,髋部就传来钻心的疼痛,他只能咬紧牙关,强忍着。终于,检查结果出来了,诊断显示为股骨颈骨折。当听到这个消息时,李大叔一脸茫然,怎么也想不通,自己身体一直不错,就这么轻轻一摔,怎么就骨折了呢?于是,便有了开头向医生询问的那一幕。

医生看着满脸困惑的李大叔,耐心地解释道:“李大叔,在我们科室,像您这样因为摔一跤就骨折的患者可不少。这背后的原因,大多和骨质疏松有关。有些患者甚至在日常干活的时候,稍微用力,骨头就断了。” 李大叔认真听着医生的话,若有所思,心中的疑惑也渐渐有了答案。
在日常生活中,像李大叔这样的例子并不罕见。很多老年人,看似只是轻微的摔倒,却往往导致骨折,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不小的痛苦和麻烦。那么,作为普通人,我们究竟该如何预防骨质疏松呢?接下来,就为大家详细讲讲关于骨质疏松的那些知识。
为何老年人一摔就骨折?
大家不妨留意一下,在生活中,年轻人摔倒后,大多只是擦破点皮,最多有点淤青,很少会出现骨折的情况。可老年人就不一样了,轻轻一摔,骨折的可能性却很大。这其中的关键因素,便是骨质疏松在作祟。

我们的骨头,看似坚硬无比,实则是由有机质和无机质两大部分构成。打个比方,有机质就如同汽车轮胎,富有弹性,能够缓冲外界的冲击力;而无机质则像陶瓷,硬度虽高,但脆性较大,一旦受力不均,就容易破碎。年轻人的骨骼中,有机质含量相对较高,这使得他们的骨头韧性十足,就像充满气的轮胎,即便受到一定程度的撞击,也能凭借良好的弹性化解冲击力,所以摔倒后不容易骨折。而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逐渐衰退,骨骼中的无机质含量相对增多,骨头虽然依旧坚硬,可脆性却大大增加,如同老化的陶瓷,变得脆弱不堪。这种情况下,一旦摔倒,骨头很难承受外力的冲击,稍不留神就会断裂。
研究表明,人到了 40 岁以后,骨质就开始悄无声息地流失。当骨质流失到一定程度,身体就会发出 “抗议”,出现腰酸背痛、肌肉酸痛等症状。与此同时,衰老的进程席卷全身,身体的各个组织和脏器都在逐渐老化。消化系统也不例外,消化吸收能力大不如前,食欲也随之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及时补充钙质,身体就会像一座缺乏原材料的工厂,骨质流失愈发严重,最终引发骨质疏松。

此外,老年人肌肉的流失也是导致骨折风险增加的重要原因。一般来说,人到 60 岁时,肌肉流失量大约在 30%左右;到了 80 岁,这一比例更是高达 50%。肌肉减少后,身体的力量明显减弱,走路时步伐不再稳健,平衡感变差,稍有不慎就容易摔倒。可以说,骨质疏松的骨头,就如同腐朽的木头,内部的有机质大量流失,只剩下脆弱的无机质。在这种状态下,就像轻轻一掰腐朽的木头,很容易就会断裂。所以,老年人摔一跤就骨折,也就不难理解了。
骨质疏松的两大典型症状
全身酸痛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身边很多上了年纪的人,总是会抱怨全身酸痛,这里疼那里痛的。其实,这很大程度上和骨质疏松脱不了干系。
前面提到,随着年龄增长,肌肉会逐渐流失。而当患上骨质疏松后,身体为了维持正常的活动,会不自觉地让肌肉承担更多的负荷。这就好比让一个原本只能挑 50 斤担子的人,突然去挑 100 斤,肌肉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能不酸痛吗?时间一长,肌肉就会像疲惫不堪的士兵,发出强烈的抗议,酸痛感也就随之而来。
与此同时,骨质疏松患者体内的破骨细胞活性会明显增强。破骨细胞就如同建筑工地上的 “拆迁队”,专门负责破坏和吸收旧的骨质。当它们的活性增强时,对骨骼的破坏力度也会加大,骨骼内部结构受损,自然就容易引发骨痛症状。这种全身酸痛的感觉,就像身体在不断提醒患者,骨骼健康已经亮起了红灯。

驼背和变矮
当骨质疏松发展到较为严重的程度,骨骼的强度会大幅下降,尤其是胸椎和腰椎,作为支撑身体重量的 “主力军”,承受的压力格外大。对于骨质疏松患者来说,骨头强度降低,就如同根基不稳的高楼,在长期的压力作用下,很容易发生变形。久而久之,整个脊柱会逐渐向后弯曲,从侧面看,人就呈现出驼背的姿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老年人的身高似乎比年轻时变矮了。其实,这也是骨质疏松在作怪。当骨质疏松严重时,全身骨骼的强度都会明显下降。而骨头在受到重力等外力作用时,就会像被压缩的弹簧一样,发生一定程度的压缩。特别是脊柱中的椎骨,由于承受着上半身的重量,压缩更为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压缩逐渐累积,人的身高也就慢慢变矮了。可以说,驼背和变矮,是骨质疏松给老年人身体留下的明显印记。
保护骨骼,这两种肉值得多吃!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处于不断衰老的状态。这种衰老不仅仅体现在皮肤松弛、皱纹增多等外表变化上,更涉及全身组织和脏器的功能衰退。消化系统首当其冲,消化吸收能力减弱,食欲也大不如前。这些变化,无疑都增加了老年人患骨质疏松的风险。
在众多肉类中,鱼和虾堪称保护骨骼的 “得力助手”。这两种肉类不仅富含优质蛋白质,为身体提供修复和维持骨骼健康所需的重要物质,而且钙含量也相当可观。与其他肉类相比,鱼和虾的脂肪含量较低,不会给老年人的身体带来过多负担,特别适合老年人食用。无论是清蒸鱼的鲜嫩爽滑,还是白灼虾的原汁原味,都能在满足味蕾的同时,为骨骼健康助力。

在烹饪鱼和虾时,要尽量避免油炸或油煎等不健康的烹饪方式。油炸、油煎会使鱼和虾吸收大量油脂,不仅热量大幅增加,还可能产生一些对健康有害的物质。我们可以选择蒸、煮、炖等健康烹饪方法,既能最大程度保留鱼和虾的营养成分,又能减少油脂摄入。具体的烹饪方式,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和喜好来选择。但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生吃鱼和虾。因为它们可能携带寄生虫,如果不慎食用含有寄生虫的鱼、虾,就有可能被寄生虫感染,给身体健康带来更大的隐患。
对于老年人来说,建议先去医院进行相关检查,明确自己是否患有骨质疏松以及骨质疏松的严重程度。如果真的被诊断为骨质疏松,仅凭个人的日常调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想要有效防治骨质疏松,还需要多管齐下。除了合理饮食,适当锻炼身体也至关重要。每天进行适量的户外活动,不仅能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减少摔倒的风险,还能促进身体对维生素 D 的合成。维生素 D 就像一把 “钥匙”,能够帮助身体更好地吸收钙质。同时,适当多晒太阳也是个好办法,阳光中的紫外线能促使皮肤合成维生素 D。此外,每天饮用 300 毫升左右的低脂牛奶,多吃绿色蔬菜,也能为身体补充钙质。另外,单纯的运动还不够,有条件的话,可以在专业康复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抗阻训练。但要注意,抗阻训练必须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否则,不当的运动方式可能反而会增加骨折的风险!
相关文章:
老年人为何摔一跤就骨折?60岁后,2种肉要舍得吃,或能养好骨骼04-15
列车上的老年大学开学啦!山东“游学养”银发旅游专列开行04-08
上海老年人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最高补贴5千元,还能享受以旧换新补贴04-08
“年假族+新银发”激发清明旅游活力 昆明上榜热门目的地04-06
热衷养生的年轻人发现——与其在网上“搜方法” 不如去医院治未病科04-05
这个指标到位了,不管胖瘦都能更长寿!记住这3个改善方法04-04
合山建设“长者食堂”为老人幸福“加餐”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