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债务是指 在法定债务限额之外,通过财政资金偿还、政府违法提供担保等方式举借的债务。这些债务通常未被列入政府的正式预算和债务报告,而是分散在不同的融资主体和合同项目中。隐性债务的统计口径和信息披露不足,导致各主体间的债务数据难以整合。
隐性债务的主要特点包括:
举债主体:
通常包括政府融资平台和地方国有企业,它们举借的用于公益性项目且偿债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资金的债务,以及承担政府交办的公益性项目建设任务所产生的债务。
举债方式:
隐性债务多以地方国有企事业单位等替政府举债,在设立政府投资基金、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政府购买服务等过程中,约定回购投资本金、承诺保底收益等形式出现。
资金用途:
隐性债务主要用于公益性项目,这些项目通常没有直接的经济回报,需要政府兜底偿还。
信息披露:
由于举债方式不规范,隐性债务往往未被列入政府的正式预算和债务报告,导致其信息披露不足,难以进行有效的监控和管理。
隐性债务的存在可能对财政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潜在风险,因此,加强隐性债务的识别、统计和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相关文章: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开展农药行业“正风治卷”三年行动,将抵制低价无序竞争行为07-27
巴西政府致信美国 对美加征关税表示愤慨07-17
突发!美国宣布:制裁!07-12
李在明上台后 韩企发力“投资韩国”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