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黄油年糕以表皮酥脆、内里拉丝的独特口感在烘焙界爆红。截至3月底,“黄油年糕”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榜,在抖音的播放量已超2.9亿次,小红书笔记突破7万篇。业内人士认为,黄油年糕巧妙地将中国传统美食与西方烘焙技术相结合,是产品创新、受众定位精准、商家营销策略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其眼下的火爆,离不开社交网络的“加温”,其持久性还有待进一步验证。黄油年糕要想走得更远,品牌必须寻求创新突破。

线上线下走红,引领行业潮流
“黄油年糕全民减肥绊脚石”等话题登上热搜。“十分钟在家复刻黄油年糕”“空气炸锅版黄油年糕来了”“是谁发明的黄油年糕,也太好吃了”……在社交媒体平台,随处可见黄油年糕的测评笔记和制作教程,甚至还出现了“复热教程”“冷藏吃法”教学。
其实,黄油年糕的火爆并非偶然。“黄油年糕在浙江宁波的接受度较高,这与我们爱吃年糕的饮食习惯有一定关系,黄油年糕既是传统美食的创新,也契合年轻消费者对口感和社交分享的需求。”宁波甬邦餐饮联合会秘书长水锡峰如是说。
“听说最近黄油年糕火了,所以我来尝试一下。买了后发现它冷吃软韧,热吃酥脆,这种反差感让人欲罢不能,我想应该没人会不喜欢。”一位消费者说。
另一位消费者说:“我本身就是‘糯叽叽’爱好者,经常会逛各种面包店、点心店。3月初的时候因为在小红书上刷到了黄油年糕的帖子,后来就到线下买了一点尝尝。其实从味道来讲,并没有什么特别,口感也和之前比较火的麻薯差不太多,主要是黄油的香气和酥脆的口感这个搭配有一些创新。而且十几块一盒的价格,尝新门槛也足够低。”
在传统爱吃年糕的江浙沪,黄油年糕成为商圈各大烘焙店的头牌。江苏无锡格瑞思万象城店相关负责人介绍,黄油年糕成为新店开业后的销量冠军,活动促销期间,工作日的销量为1000—1500份,到了周末超过2000份。无锡海岸城糕大师店员表示,即便按照正价售卖,在门店和外卖平台也都是卖得最好的品类。“基本上各家门店最近的促销重点都是黄油年糕,很多顾客已经在网上刷到相关的视频,无需多加介绍。”
随着黄油年糕的火爆,越来越多的烘焙店开始引入这一产品。据统计,全国约有7.5万家烘焙店,约有30%的门店已上线黄油年糕;在电商平台上,黄油年糕的消费热度同样高涨,如果计入家庭自制、线上半成品及衍生品,其市场潜力可能更大。
据了解,泸溪河、鲍师傅、詹记、墨茉点心局、好利来等多家连锁烘焙品牌均已推出黄油年糕。
从定价来看,对比该品类最早期约30元/5个的价位,整个品类的价格呈现下降趋势,目前烘焙品牌所销售的黄油年糕都不算太贵,线下门店的单个产品价格约2—4元,团购价多在15元/盒(4—6个)。
从产品类别来看,黄油年糕在近几个月内也进行多次口味更新,例如汪保来推出奶香芋泥黄油烤年糕和龙井黄油烤年糕。
从受众端来看,黄油年糕热度已从单纯的“口感求新”转向价格亲民、制作简单的“日常化甜品”。小红书等平台显示,短短一个月,网友们在线上开展了多轮黄油年糕测评,通过测评和估算各家黄油年糕的价格、大小、出油量、甜度、口感等因素,方便不同地区、口味偏好的消费者进行有针对性和快速的抉择,而用户自发的黄油年糕“DIY复刻运动”,也让这个品类无需投入巨额广告便能完成市场教育,甚至反向推动了品牌研发。
从线下到线上,没有复杂装饰、外形略显朴素的黄油年糕成为烘焙界的“顶流”。这一看似简单的烘焙单品,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引领着烘焙行业的新潮流。
融合中西特色,拓宽消费场景
那么,黄油年糕究竟是什么?黄油年糕是一款融合了中西美食特色的新中式糕点,以糯米粉和粳米粉为主要原料,同时加入黄油、牛奶、白砂糖等配料制作而成,具有丰富的奶香和甜味,口感外脆里糯。除了经典口味,黄油年糕还衍生出抹茶、芋泥、焦糖等众多新颖口味,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行业人士表示,中西融合的新中式糕点,反而更顺应当下的消费趋势。一是中西融合的新中式糕点融合了西式做法,减弱了传统中式糕点干噎、碎渣多的特点。二是中西融合的新中式糕点相比西式蛋糕更实惠、性价比更高。三是中西融合的新中式糕点拓宽了消费场景,其在商场、网红街区等场景中无处不在,让年轻人养成了早餐、下午茶和夜宵都能随手来一块的认知。
归根结底,“中体西用”的新中式糕点是对传统糕点的一种年轻化赋能。其以更符合年轻人调性和口味的方式大力传播、借势出圈,在新消费大潮中火成了中式烘焙店的王牌产品。
寻求创新突破,持久性尚待验证
前有脏脏包、肉松小贝作为参考,黄油年糕到底能火多久?业内人士认为,黄油年糕巧妙地将中国传统美食与西方烘焙技术相结合,是产品创新、受众定位精准、商家营销策略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其眼下的火爆,离不开社交网络的“加温”,其持久性还有待进一步验证。黄油年糕要想走得更远,品牌必须寻求创新突破。
事实上,近几周以来,新品很快经历了低价竞争、品控不一、因甜度及热量较高而引起热议等问题,这个新晋的亿元级爆品,很快就站上了多维分化的“十字路口”。
一是渠道分化:线下比拼场景,线上相对走低价。
在线下,黄油年糕的定价呈现出了一定的两极分化:部分连锁品牌主打9.9元至20元一盒的价格区间,靠规模化采购压缩成本;独立门店推出四种口味组合(19元/份),聚焦“体验溢价”,搭配现烤场景和店面互动墙,吸引了大量年轻人排队打卡。在线上,部分平台出现过9.9元10个甚至6.9元10个的“工厂直供”链接,但按照烘焙行业内部的良性产品逻辑计算,价格跌破2元后,产品的品质底线很难守住,很大程度上会影响部分新消费者对品类的信任度。
二是人群迁徙与品类迭代:从“Z世代猎奇”到“家庭刚需”。
早期,黄油年糕的客群以小红书博主、甜品爱好者为主,强调拍照打卡和限定款收藏;随着热度扩散,消费场景向家庭早餐、下午茶延伸,逐渐成为日常烘焙消费中的常规款。于是,这类需求变化倒逼产品升级,未来的竞争不在价格,而在于需求的进一步满足——黄油年糕的品控能否做得更好?其热量能否降低,以满足看重健康饮食的都市白领、儿童宝妈以及中老年客群?这些都是品牌需要去进一步探索的产品方向。与此同时,烘焙行业的残酷在于,爆品生命周期通常较短,黄油年糕亟待解决品控标准化(价格竞争分层)、场景延伸(从零食到伴手礼)和供应链优化(降低黄油等高热量食材依赖)等难题。
水锡峰表示,从起司蛋糕、肉松小贝、脏脏包,到千层蛋糕、奶贝、麻薯,再到今年的黄油年糕,烘焙行业每两三年就会出现一款现象级产品。从此前的市场表现来看,这些网红烘焙产品热销期往往不超过两年。
业内人士表示,从长远来看,黄油年糕的价值远不止短期的市场热度和销量爆发。关键在于品牌能否借此契机构建起可持续的产品迭代能力和深厚的品牌价值体系。通过不断创新产品口味、优化制作工艺、提升服务质量,黄油年糕有望成为品牌与消费者之间长期对话的桥梁,为烘焙行业持续注入新鲜活力。只有这样,黄油年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占一席之地,成为烘焙行业引领潮流的佼佼者。
相关文章:
单日多达40只基金变换“舵手”!涉及鲍无可、冯波等知名基金经理04-13
AI如何赋能品牌企业发展?这场论坛解锁品牌消费“流量密码”04-13
文化让民宿走得更远|牢记嘱托 展现新风采04-12
口感独特的黄油年糕怎样才能走得更远?04-10
立即停止!鹤城人速自查04-09
绿地集团发布好房子产品标准04-08